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王朔 代表不了我【好句摘抄23句】

59

王朔 代表不了我

1、还有一点就是她讲的那些中庸之道,论语庄子的大道理,她自己都没有太懂,只是用自己的话给美化了一番,毫无实际意义可言。王朔形容于丹的美言是属于一种对古文化的包装,也可以理解成为毫无营养的鸡汤吧。听听就行了,但根本就不是在讲文学,算是一般文学的搬运过程。

2、王朔曾经表示,于丹20%我不喜欢,80%喜欢,在王朔看来,用古诗词进行历史审美是他无法忍受的。换言之,于丹用这种方式认识历史是不全面的。她夸夸其谈,犯了知识分子一个特大的毛病,把残酷的历史审美化。

3、老舍是早期北京作家的代表,他的作品就很幽默,北京作家的幽默似乎是一脉相承的。

4、在中国当代作家中,王朔是典型的另类,突出表现在他将“文人相轻”发挥到了极致,莫言、余华、金庸等知名作家都曾遭受过王朔的口诛笔伐,就连鲁迅先生也未能幸免。

5、王朔指出阅读金庸小说的感受:情节重复,行文啰嗦,永远是见面就打架,明明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却偏偏要闹误会,就要用武力来解决。

6、王朔作品的对白是很通俗易懂的,至少对于现代的人来说。于是,就出现了后来的人看了王朔的书,不自觉的就被王朔给带上道了。像《一点正经没有》、《玩的就是心跳》、《谁比谁傻多少》、《过把瘾就死》等等,都是王朔小时候的口语化新北京腔。

7、王朔:“这些年来,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和金庸小说,可说是四大俗。”王朔的笔杆子就是硬,一挑就挑一群,不过他的主要讨伐对象还在于金庸。王朔表示,自己对武侠和言情从来都不当是入流的东西,谁读金庸和琼瑶,谁就是品位低,一概看不起。

8、王朔的这点心得说得比较客观,小时候只是专注于恩怨情仇,谁的武功更强,长大后再读时关注更多的是小说的艺术,遗憾的是,不少读者都表示,少年时钟爱的片段,如今却再也读不下去。网络上流传着一首打油诗:“见面误会就打斗,相处太久惹情仇。武功练成远尘世,皆大欢喜乐悠悠。”基本概括了金庸的套路。

9、莫言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但是王朔认为莫言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完全是因为评委识时务,并不代表莫言有才华,此言一出,引起轩然大波。

10、.金庸的价值观有问题,想当然地给暴行戴上正义的帽子,为了正义哪怕血流成河。王朔:“扯淡就是扯淡,非要扯出个大原则,最恶心。”

11、王朔这话说的很到位,而且后面还没多言,不愧也是个大作家。

12、除了作家的身份,冯唐还是医学博士,曾供职麦肯锡公司、华润医疗等。就算不写作,冯唐也是成功人士,高级金领。王朔对冯唐评价:北京作家的东西,语言比较生动幽默,能贫,读来让人有阅读快感。

13、阐述王朔小说代表的一种文化现象和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所体现的价值观和人生色调以及艺术上的得失等。

14、王朔还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

15、王朔认为莫言的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完全是因为诺贝尔文学奖识时务,根本不是你莫言有才华。对于王朔的这番评论,余华表示:莫言是当之无愧的当代大作家,莫言最烂的小说,都要比百分之九十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要好。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学允许百家争鸣。

16、于丹和王朔的关系都是名人,而且对古文学有一定研究,比较会忽悠的那种。

17、金庸在《文汇报》上回应:面对王朔的猛烈攻击,我必须“八风不动”。八风是佛教的说法,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件顺事四件逆事,不管是赞美还是毁谤,都要保持不为所动的修养。看来,面对王朔的毒牙辣嘴,金庸的心态还是蛮好的。

18、中国当代作家、编剧。1958年8月23日,出生在江苏省南京市。幼时,住在北京市复兴路29号院军区大院里,那段自由的时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写出中篇小说《动物凶猛》奠定基础。

19、年,《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王朔的文章,名为《我看金庸》,对金庸的武侠小说进行了不留情面的批判,引起学术界的轩然大波。王朔洋洋洒洒两千余字,全是干货,一点不掺水,将他看不惯的文化现象一吐为快。

20、关于这个问题,王朔是中国当代作家、编剧、导演、演员。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小说《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红色忏悔》等,电影《北京法源寺》、《恋爱中的城市》等,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界颇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21、王朔是新北京方言的代表。

22、.金庸不高明地虚构了一群中国人的形象,给了世界一个很大的误会。3.综上所述,王朔从小说内容、艺术价值、影响效果等多方面论证,几乎断言金庸的武侠小说一无是处。王朔也是个有话语权的文人,他的批判引发了读者区的热议,也引来了金庸的正面回应。

23、王朔的这一评价经常被自媒体作者断章取义,不讲他喜欢于丹的80%,偏偏把不喜欢于丹的20%无限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