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谢灵运的诗-集锦46句

59

谢灵运的诗

1、君何崎岖久徂征,岂无膏沐感鹳鸣。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2).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

4、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5、谢灵运创作的山水诗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并使山水诗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进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为山水诗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6、谢灵运被认为是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他的山水诗改变了自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对自然山水的细腻刻画描写开创了风格清新自然的山水诗。他的山水诗景物刻画生动细腻,风格富艳精工,但结构程式化,重视玄理交融。

7、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了一代诗风。

8、这些诗歌在艺术上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9、第二、生动细腻的景物刻画。谢灵运诗虽就整体而言颇有雕琢繁芜之感,但就描写刻画自然美而言,却常给人生动细腻之感。其诗在写景上,主要表现为对声色的追求。对于色的表现,如《入彭蠡湖》中“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作者没有涂抹万紫千红,只用绿野作底色,白云作点缀,抓住春天那充满阳光,洋溢着生命力的特点,构成了一幅素净柔和的图画。对于声的描绘,如《石门岩上宿》“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以动衬静,写夜晚深沉,鸟鸣声、落叶声格外清越。这种对声色的描绘,反映出诗歌创作上的一种新的趋向,对后代诗人创作影响很大。就此而言,谢灵运可以说是诗歌创作新时代的开创者。

10、调弦促柱多哀声,遥夜明月鉴帷屏。

11、第一特点:对山水景物的声、色、光都有生动的描绘。

1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13、谢灵运山水交融艺术特色

14、(3).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

15、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16、最早的《燕歌行》乃魏文帝曹丕所作,是两首写思妇思征夫的诗。谢灵运此篇是拟曹丕前作,创作时间在其出守永嘉郡期间,即永初三年至元嘉三年(422~426)之间。

17、谢灵运的山水诗清新的语言风格主要体现于汲取了经、史、子、句入诗。如“渔钓易为曲”是借用了《老子》中“枉则直,曲则全”的意思,实际上隐含了委曲求全的处世之道;“交交止栩黄,呦呦食苹鹿”一句,则是取之于“黄鸟黄鸟,无集于栩”(《小雅·黄鸟》)和“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联系到这些诗篇以后有“谁从穆公”、“此邦之人,小可与处”、“吹笙鼓簧,承筐是将”等句子,我们可以推测,诗人是想起了自己的仕途坎坷。由于谢灵运的诗风朴实,全无淫靡之气,且他的山水诗篇消灭了两晋以来盛极一时的游仙文学,初步打破了玄言诗风,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18、结构程式化,重视玄理交融。谢灵运诗歌从整体结构而言,往往先作出游,次写见闻,末尾谈玄说理。谢灵运的山水诗还是没有跳出时代的束缚,还有着深深的魏晋玄学的烙印。但是瑕不掩瑜,玄理和景物结合的都比较好,不显得晦涩难懂。

19、谢灵运的代表作是《燕歌行》,这首诗写的是思妇怀人之情,开篇充满浓厚的悲凉气氛,以衬托主人公的不幸,继而细致描写怨妇心理,由思念远戍丈夫,变而为对战争的怨叹和对所处困境的痛心疾首,乃至彻夜难眠,通宵熬煎。此诗辞情哀婉动人,毫无造作之感。

20、风格富艳精工。谢灵运的山水诗使用的意象密集,对偶句多,语言深奥典雅,在整体上形成富艳精工的风格。谢灵运习惯将其所见收入诗中,对景物作全景式的铺陈。

21、谢灵运的山水诗中拟人的手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昏旦变气候,山水合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本是写人的主观感受,但是诗人那平淡的笔调中表现出那么亲切的感情,以致于无知无觉的山水仿佛也有了生命、有了感情,与诗人成了一对心神相契的至友。

22、从整体来看,谢灵运的山水诗具有鲜明而强烈的个人色彩,读他的诗我们总能感觉到一个大写的“我”字。这就是说,在他的山水诗中,有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存在。类似“平生协幽期,沦踬网微弱”的诗句,虽然在感情上没有欧阳修“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那样强烈,但我们仍可以看到诗人个人的感情在诗中表达。在登临山水的时候,诗人总是要时不时地跳出来,抒发一下自己抑郁的情感和哲理上的感悟。当谢灵运的笔墨具体到写景的层面,态度马上就客观起来,于是一系列写实而不带作者个人感情色彩的优美的山水诗句就从诗人的笔下倾巢而出。因此,从局部写景的句子来看,谢灵运的诗作更具有客观写实的风格。

23、第一、精工富艳的风格。谢灵运诗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意象密集,对偶句多,语言深奥典雅,从而在整体上形成富艳精工的风格。谢灵运习惯运用移换形之法,将其所见收入诗中,对景物作全景式的铺陈,从而形成了他繁富的特点。

24、其二,景情交融,雕琢细腻。

25、孟冬初寒节气成,悲风入闺霜依庭。

26、其三,对山水的声、光、色都有生动的描绘,如“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等,这就给读者以如闻其声身临其境之感。

27、(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

28、(5).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

29、第三特点:多而熟练的化用古代典籍中的语言。

30、第四个特点:写景过程中主客观之间的自然转移及整体上的交融。

谢灵运的诗

31、秋蝉噪柳燕辞楹,念君行役怨边城。

32、(4).林壑敛瞑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33、————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34、在作品《入彭蠡湖口》中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体验十分细致,刻画也相当精妙,描摹动态的“回合”、“崩奔”、月下哀猿的悲鸣之声、“绿野秀”与“白云屯”那鲜丽的色彩搭配,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5、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有“自康乐以来,未复有与其奇者”

36、谢灵运的山水诗的艺术特色:声色的描绘、拟人的修辞、多而熟练的化用古代典籍中的语言、写景过程中主客观之间的自然转移及整体上的交融。

37、对君不乐泪沾缨,辟窗开幌弄秦筝。

38、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39、景物刻画生动细腻。谢灵运的山水诗在写景时,重视声与色,比如《入彭蠡湖》中“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作者用绿野作底色,白云作点缀,抓住春天那充满阳光,洋溢着生命力的特点,构成了一幅素净柔和的图画。对于声的描绘,如《石门岩上宿》“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以动衬静,写夜晚深沉,鸟鸣声、落叶声格外清越。

40、谁知河汉浅且清,展转思服悲明星。

4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42、————谢灵运《登池上楼》

43、第二特点:拟人的修辞。

44、《答谢中书书》一文中提到了谢灵运,只是文中称其为“康乐”。《答谢中书书》原文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45、其一,谢灵运首创了山水诗的结构模式,细读他的诗你会发现,几乎每首诗都是先叙述登游原因或登游线路,接着具体写景,最后发感慨。

46、其中的“康乐”便是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