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古人谈读书一笔记【179句文案】

59

古人谈读书一笔记

1、谨慎一小心迫不及待一急不可待

2、能耐一本领削弱一减弱

3、故乡一家乡盛开一开放欣赏一观赏

4、《慈母情深》

5、端端正正一歪歪斜斜

6、起初一起先厌倦一厌烦快乐一开心

7、利用一运用防备一预防温暖一-暖和

8、怀疑一相信自豪一羞愧稀奇一普通

9、尊敬一尊重酬谢一感谢再三一反复

10、漂亮一美丽羡慕一艳羡嫉妒一妒忌

11、允诺一拒绝胆怯一勇敢抵御一-进攻

12、精巧一粗劣配合一干扰生硬一自然

13、宏伟一雄伟任意一随意销毁一毁灭

14、成群结队一形单影只

15、亲切一热心愉悦一愉快遭受一遭遇

16、连续一持续忙碌一繁忙扫视一环视

17、《松鼠》

18、明亮一光亮漆黑一黑暗朦胧一模糊

19、精巧一精美配合一协作适宜一适合

20、奋力一努力移动一挪动挣脱一摆脱

21、凛冽一炎热闲逸一忙碌寒冷一温暖

22、因为经典辞赋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人生哲理是非常深刻的。

23、第一单元

24、隆重一庄重胆怯一胆小抵御一抵抗

25、修筑一修建简直一实在广阔一辽阔

26、《鸟的天堂》

27、姿态一姿势担心一担忧

28、防备一进攻不计其数一寥寥无儿

29、同时,也需要注意阅读的方式和态度,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深度。

30、舒适一舒服温暖一温和繁茂一茂盛

古人谈读书一笔记

31、寂寞一热闹

32、衰老一年轻勤劳节俭一好吃懒做

33、美满一幸福败坏一破坏尊严一威严

34、浩瀚一广阔呼啸而过一-风驰电型

35、协调一和谐

36、通过阅读经典辞赋,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思考和感悟,也可以有所领悟和借鉴。

37、舒适一难受自在一拘束伤害一爱护

38、誊写一抄写敬仰一敬重奇妙一奇特

39、乖巧一灵巧驯良一温顺矫健一矫捷

40、《珍珠鸟》

41、成群结队一三五成群心旷神怡一神清气爽

42、无拘无束一束手束脚

43、千真万确一模棱两可

44、朦胧一模糊节省一节约艰难一困难

45、应接不暇一目不暇接

46、特点一特色凉快一凉爽怀疑一猜疑

47、第六单元

48、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49、黎明一黄昏明亮一黑喑朦胧一清晰

50、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51、第八单元

52、《桂花雨》

5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54、热闹一冷清销毁一保存精华一糟粕

55、炎热一寒冷嘲笑一鼓励精致一粗糙

56、厉害一严厉富丽堂皇一金碧辉煌

57、光滑一平滑坚实一结实

58、《四季之美》

59、扫兴一尽兴急急匆匆一不慌不忙

60、广阔一狭窄坚强一软弱隐蔽一显眼

古人谈读书一笔记

61、妨碍一阻碍坚固一牢固防备一防御

62、《搭石》

63、估量一估计仿照一依照景观一景色

64、千真万确一毋庸置疑

65、赞扬一赞叹腼腆一害羞自豪一骄傲

66、思考一思索消遣一解闷琐碎一烦琐

67、亲密一亲近索性一干脆信赖一信任

68、朱熹的“三到法”:“要口到、眼到、

69、一种是心。我尝到了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心,一种是眼睛,另一种是嘴。没有心,眼睛看不清孩子,心不专一,只是破浪朗读。

70、孤独一孤单恩恶一恩典铿锵一高亢

71、寸草不生一荒无人烟

72、争执一争吵面面相觑一堂日结舌

73、《冀中的地道战》

74、上升一下降光明一黑喑温暖一寒冷

75、很大的理想。读书,学者首先要有很大的理想,其次要有知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决不庸俗。有了知识,就知道有无限的知识。

76、湿润一干燥慈祥一严厉谨慎一马虎

77、立刻一立即数落一责备

78、《白鹭》

79、亲密一疏远微弱一强烈眉开眼笑一愁眉苦脸

80、叮嘱一叮咛崩塌一倒塌催促一敦促

81、暴发一爆发谴责一指责平衡一平稳

82、干净一肮脏暖和一寒冷宽敞一狭窄

83、第五单元

84、赏析:排比的运用,对仗工整,用这样一整洁的句子便将读书之于人的好处娓娓道来,并且这句话也告诉了我们要好好读书,因为读书可以修身养性。

85、吸收一吸取漂浮一飘浮能力一本领

86、近义词:

87、清爽一清新

88、赏析:短短两句话就向我们说出了读书的重要性,求知和学习可以让人获得知识,从而一改变人的命运,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是我们这一生的必修课。

89、可惜一惋惜开辟一开拓居然一竟然

90、争执一和谐粗糙一光滑一清二楚一模模糊糊

古人谈读书一笔记

91、留恋一眷恋不可计数一数不胜数

92、拘束一拘谨凝视一注视

93、拘束一洒脱

94、《将相和》

95、《“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96、立刻一迟疑

97、反义词:

98、新鲜一新奇常常一经常满足一知足

99、《我的“长生果”》

100、《太阳》

101、期待一期盼明白一了解兴趣一乐趣

102、津津有味一饶有兴趣朦朦胧胧一模模糊糊

103、第二单元

104、理直气壮一理屈词穷同心协力一离心离德

105、明白一纳闷厌烦一喜欢快乐一难过

106、淘气一乖巧信赖一怀疑美好一丑陋

107、第四单元

108、新鲜一陈旧疑心一信任漂亮一丑陋

109、清爽一污浊灿烂一暗淡增强一减弱

110、寸草不生一生机勃勃

111、追逐一追赶轻巧一轻快锐利一锋利

112、牺牲一殉难镇定一冷静悲痛一悲伤

113、心最急。永远不会被记住,也不会长久。三者中,心最急。回过神来,眼睛和嘴不就够不着了吗?

114、乖巧一项劣清秀一粗犷强烈一微弱

115、亲亲密密一一亲亲热热

116、精彩一糟糕赞扬一批评自豪一自卑

117、《牛郎织女(二)》

118、愁一忧行一走

119、自给自足。不敢依靠自给自足。河伯看海,井蛙看天,什么知识也没有。有粘性,就没有成功。三者不可缺少。

120、报偿一报答悲惨一凄惨明亮一敞亮

古人谈读书一笔记

121、吩咐一嘱咐便宜一低廉可贵一宝贵

122、金碧辉煌一黯然无光

123、《落花生》

124、疲惫一疲劳吃惊一惊讶耽误一耽搁

125、推辞一接受削弱一增强

126、《忆读书》

127、《猎人海力布》

128、《月迹》

129、《古诗词三首》

130、值得注意的是,经典辞赋的理解需要借助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不可以片面解读。

131、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132、恋恋不舍一依依不舍无拘无束一自由自在

133、不可计数一屈指可数

134、灿烂一黯淡茂盛一枯萎静寂一喧闹

135、朦胧一清晰节省一浪费便宜一昂贵

136、恩惠一怨恨澄清一浑浊优美一丑恶

137、静止一运动难以置信一确信无疑

138、大概一确切美好一丑陋

139、亲切一冷漠愉悦一难过明亮一黑暗

140、第三单元

141、坚持一维持想方设法一千方百计

142、第七单元

143、《无名岛》

144、《牛郎织女(一)》

145、推辞一推卸一污辱拒绝一谢绝

146、《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147、谴责一表扬懒惰一勤劳轻快一笨重

148、爱慕一倾慕分辨一辨别体面一好看

149、闲逸一安逸寒冷一严寒急急匆匆一匆匆忙忙

150、便宜一昂贵喜欢一讨厌爱慕一嫌弃

古人谈读书一笔记

151、轻快一笨重光滑一粗糙锐利一滞钝

152、陆续一连续茂盛一茂密兴奋一振奋:

153、《父爱之舟》

154、嘲笑一讥笑明显一清楚

155、子思的“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4.王充的“古今法”:“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156、《古人谈读书》的中心思想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在书中孔子认为不懂的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学习要永不满足,所学知识要默默记住;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曾国藩认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57、而且,经典辞赋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

158、连续一间断忙碌一清闲瘦弱一强壮

159、仿佛一好像亲密一亲近周到一周祥

160、死记硬背2.孔丘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61、款款一慢慢满盈一充满疑心一怀疑

162、快乐一愉快委屈一冤屈启迪一启发

163、完整一残缺新鲜一-陈旧

164、体面一寒酸希望一失望

165、密切一疏远生存一消亡吸收一-释放

166、俯冲一直升摆脱一依附浩瀚一渺小

167、实际一事实密切一紧密繁衍一繁殖

168、无边无际一一望无际

169、《圆明园的毁灭》

170、清楚一模糊镇定一慌张

171、新一旧晚一早落一升外一内深一浅

172、微弱一轻微爱惜一珍惜情形一情况

173、繁琐一简单津津有味一索然无味

174、理直气壮一义正言辞同心协力一齐心协力

175、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

176、读经典辞赋可以获得很多启示和感悟。

177、瑰宝一珍宝玲珑剔透一小巧玲珑

178、盛开一调谢仔细一马虎担心一放心

179、对于《论语》,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曾经是强迫自己去读,因为高中语文老师要求严格,不读的话,上课叫起来很尴尬。那时倒不觉得怎么,但是在老师的强迫下,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了,可以不用老看别人的翻译了。现在对于这些古典书籍不那么恐惧了,甚至还觉得有点亲切感。去年年底,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心得》,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一下飙升,一时网上议论的沸沸扬扬,一月份我去买这本书,就已经重印了七次,看后觉得心里压抑了好久的东西自己表达不出来,但是书中表达出来了。对于《论语》,书店的书更多的是学者压人式的讲法,而《论语心得》这种亲切的讲法一下将读者拉近了,我们好像就是孔子席前一个安静的学生。正如书中说,论语不同与励志格言,它不是一句一句的教诲,而是一幕幕场景,像话剧一样来看最有意思。《论语》当中孔子是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形象,和学生探讨问题总是和颜悦色,是商量的语气,尽管孔子比他的学生要大好多岁。想想现在的课堂,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又要看幻灯,又要做笔记,忙的不亦乐乎,真是感慨良多啊。仁是《论语》当中出现很多的一个字眼,但是《论语》当中并没有给出定义,只有两句克己复礼为仁和仁者爱人,其他的解释是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于不同的答案,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吧。对于君子,书中也没有给出定义,而是将其与小人做了多次对比。比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总是将答案留给学生,现在又把答案留给了我们这些读者。我觉得《论语》在今天最重要的的是给了我们现代人一双眼睛,一双看心灵的眼睛,让我们在这个物化的时代,了解到在我们的内心其实还有一片广阔的天空。我们的快乐其实来自于这片还未开垦的土地。教我们自己为自己营造一片精神的乐土,让我们把目光由只向外看转为向内看,完满自己的内心,做一个心胸开阔,心境敞亮,心态坦然的人。摘录几段我喜欢的句子。《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这种变化最终达到了一个境界,叫做“神于天,圣于地”。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孔夫子的这个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内心传导出来的一种饱和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后来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它才能够如此的强大。《论语》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人的力量因而无比强大。人对自然万物,有一种敬畏,有一种顺应,有一种默契。这是一种力量,我们如果学会了提取锻造这种力量,我们就能够获得孔夫子那样的心胸。我们看到,孔夫子的态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内心却十分庄严。因为其中有一种强大的力量,那是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个特别讲究信念的人。其实,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而一个人的自信心来自哪里?它来自内心的淡定与坦然。要做到内心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假如一个人真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真能“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就做到了约制。而能够反省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勇于改正,这就是儒者所倡导的真正的勇敢。君子因为有心态的平和、安定和勇敢,他的安详舒泰是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小人表现出来的则是故作姿态,骄矜傲人,因为他内心多的是一股躁气,气度上便少了一份安闲。你要想做一个别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的人,最关键的是你要有一个敞亮的心怀。这就是《论语》中所提倡的“坦荡荡”的心境。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与内心。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修缮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当我们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知者不惑”。那么在今天这个社会,怎样成为一个君子?我想不妨从倡导“恒心”开始。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有了多元选择,我们在兴奋、激情的驱使下,在众多选择中摇来摆去,难以决定。这是缺乏“恒心”的表现。君子还有第三个标准,就是“矜而不争,群而不”(《论语?卫灵公》)。就是说: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同时,他也决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君子则胸怀坦荡,因为他坦然无私,所以能够平和,能够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这在今天成为一个成语,叫“言过其行”。一个人说的多于他做的,是君子之耻。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在今天看来,一个人的发展,最重要的往往不在于终极的理想有多么高远,而在于眼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理想和行动的关系,就如同引线和风筝的关系。这个风筝能飞多远,关键在于你手中的线。而这条线,就是你的内心愿望。你的内心越淡定,越从容,你就越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这会使你走到社会角色中的时候,能够不失去自我,能够有担当,能够做到最好。孔子强调一个人的内心修养,决不是放弃对社会的责任,而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第一个角度,是君子有天下使命,不管这个地方是奢华的还是简陋的,对他来讲只是一个外在环境而已;第二个角度,就是君子的内心有一种恒定的能量,他可以使得周边熠熠生辉,繁华似锦,他自己生命里面的气场可以去改变一个简陋的地方。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了一种清明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皇侃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我既学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上达天命,天命有穷有通,故我不怨天也。”可见,“知天命”关键在于一个“知”字,要能够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当自己能够客观认识命运中的穷与通,人世间的好与坏,知道这一切都很自然,那么你就能理性把握,平静应对。有一句谚语说得好:两朵云只有在同一高度相遇,才能成雨。学习《论语》,学习任何经典,所有古圣先贤的经验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使我们尽早建立一个君子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是对自己的心还是对于社会岗位,都有一种无愧的交待。我想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灵魂。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圆润地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来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大概这就是《论语》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论语》是春秋时期孔子的言论辑录,当中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而于丹教授却以她自己方式更通俗地为我们广大群众解读了这本著作,从而使得这本千百年来的著作能够更贴近我们的生活。于丹教授在她谈《论语》心得时,开篇就讲到: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于丹教授明确地阐述自己的心得:“《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这三种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帮助;而那三种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如何来分辨好朋友和好朋友呢?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的。那么论语中鼓励交什么样的朋友呢?很简单,孔子说:在这个世界上,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先说三种好朋友,所谓益者三友就是友直、友谅、友多闻,也就是第一这个朋友为人要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这是一种好朋友。因为他的人格可以反映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第二种是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其实宽容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其实有时候最让我们内心受不了的是一个人在忏悔的时候没有得到他人的怨气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种包容,所以有一个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宽容的朋友不会使我们堕落或者更多的放纵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有一个宽容的好朋友,他是一种做人的情怀,他是一种悲悯,他是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一花一叶、一草一木关怀中所折射出来的光芒,这是第二种好朋友。第三种叫做友多闻,在先秦那个时代,不像我们有电脑,有这么发达的资讯,有铺天盖地的媒体,那个时候人要想广视听怎么办呢,最简单的一个办法,交个好朋友,让你朋友所读的书,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自己的直接经验系统。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所以结交一个多闻的朋友就像翻开一本辞典一样,我们总能从他人的经验里面得到自己的一个借鉴系统,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三种好朋友,叫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中的益者三友就是正直的朋友,宽容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这就是孔老夫子所称道的三种好朋友;那孔老夫子所说的三种坏朋友又是些什么样的人呢?什么是友偏辟,就是性情暴躁的朋友。那当然,每一个人的生活不一样遇到的情况也不一样,很有可能遇到一件事,你还迷茫的时候你的朋友先怒了,先告诉你这件事情不能这么做。第二种叫做友善柔。这个正好反着,这个不是脾气特别暴躁的朋友,是脾气特别优柔寡断的朋友。我们发现,过分优柔寡断其实他在浪费你的生命能源,也可能你要去辞职了,你说有一个机会我要下海或者我要跳槽,你去问朋友,朋友说想想吧,你现在的地方也不错呀,你要是万一走了你什么什么就丢掉了。至于的三种,所谓友便妄,是最坏的一种朋友。大家都知道佞臣之说,佞,就是那种心怀鬼胎的,有心计的,要以一种不择手段的方法去谋取个人利益的这种小人。他们是真正的小人,是那种心理阴暗的人,但是这种人往往会打扮出来一副善良的面孔。由于他内心有所企所以他对人的热情比那些没有企的人可能要高好几十倍,所以你一不小心要是被这种人利用的话,那么你的一生你就给自己套上了枷锁。如果你不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个朋友是不会放过你的。这其实在考验我们自己的眼光和知人论事的能力。损者三友,益者三友,它告诉你,在这一辈子里面所做的所有事情,内心是应该以朋友作为一个坐标的,这种标准有可能是防微杜渐的,不见得这个朋友作出多么伤大雅的事情来,哪怕就是一个苗头,他可能就觉得说这个人做我的朋友以后可能是我的危险。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古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对《论语》的推崇。那么,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论语》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吗?《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论语》是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记录下来的语录。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纂,后来就成了《论语》。《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大家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孔夫子正是以这种朴素的、温和的生活态度来影响他的弟子,他的弟子都是一粒,把那种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智慧广为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