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黄鹤楼古诗-推荐144句

59

黄鹤楼古诗

1、它是唐代诗人崔颢所作,描写了登上黄鹤楼欣赏江山美景的壮丽场景。

2、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

3、(7)出鄂州界怀表臣二首其二

4、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此诗中有一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描述了离别之际,透过草原与天空相呼应,表达了离别之情。

5、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6、君行采采莫相忘。

7、(唐)白居易

8、中那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经常被引用,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和忧愁。

9、整体赏析

10、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

11、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2、白话译文

13、忆昔娇小姿,春心亦自持。为言嫁夫婿,得免长相思。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自从为夫妻,何曾在乡土。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眼看帆去远,心逐江水流。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使妾肠欲断,恨君情悠悠。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适来往南浦,欲问西江船。正见当垆女,红妆二八年。一种为人妻,独自多悲凄。对镜便垂泪,逢人只欲啼。不如轻薄儿,旦暮长相随。悔作商人妇,青春长别离。如今正好同欢乐,君去容华谁得知。

14、月光皎皎远处白茫茫的芦花连成一片,夜风拂过带来阵阵杜若香。

15、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16、这首诗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被广泛传诵和赞美。

17、(唐)刘禹锡

18、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9、(3)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20、关于黄鹤楼的古诗有:

21、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

22、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

23、一、黄鹤楼前鹦鹉洲,梦中浑似昔时游。

24、洲势逶迤绕碧流,鸳鸯鸂鶒满滩头。

25、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光飙。

26、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27、《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唐代.孟浩然

28、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

29、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30、(10)菩萨蛮·黄鹤楼

黄鹤楼古诗

31、(5)黄鹤楼置宴宴罢同望

32、(4)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33、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34、《望黄鹤楼》李白〔唐代〕

35、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2、西辞黄鹤去,不尽古今愁。夕照孤舟远,滔滔碧水流。3、依稀闻鹤唳,楼上觅仙踪。翘首眺江汉,低头见彩虹。

36、杜甫《登高》:此诗为七言绝句,其中有一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表达了对黄鹤楼曾经的壮美与现实萧条的感慨。

37、全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8、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39、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诗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40、(唐)贾岛

41、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楚辞·招隐士》曰:“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诗中“芳草萋萋”之语亦借此而逗出结尾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意思。末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42、楚思淼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43、君至石头驿,寄书黄鹤楼。——李白《答裴侍御先行至石头驿以书见招期月满泛洞庭》

44、崔颢《黄鹤楼》

4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6、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

47、《黄鹤楼》是一首著名的古诗。

48、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9、沙洲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碧绿的江水绕过沙洲缓缓流去。鸳鸯和鸂鶒鸟在洲边水中嬉戏、漫游。

50、黄鹤楼古诗不是杜牧写的,是崔颢写的。

51、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示孙震墓假娥妇,爲《黄鹤楼》传不休。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崔颢所作的《黄鹤楼》一首。诗作描绘了黄鹤楼在长江边的秀美景色和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悲情境遇,深刻表现了作者的哀思和离愁。此诗在诗句婉丽动人、意境空灵深远的同时,也表达出了人生短暂、命运无常的感叹和深思。

52、《江夏行》

53、不知从此分,还袂何时把。

54、你此次离去不要忘了我呀!

55、黄鹤楼前春水阔,一杯还忆故人无。--杜牧《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

56、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57、《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

58、江上别流人

59、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60、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楼古诗

61、创作背景

62、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63、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64、在孟浩然的诗中,写到黄鹤楼的有两首:

65、因为黄鹤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迹之一,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文人墨客的诗篇,比如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等,这些诗篇都是以黄鹤楼为背景、以楼为情感主题的佳作。

66、《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6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68、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69、高山流水古琴台,一曲知音动地哀;初遇却成生死别,抛残玉轸绝琴骸。

70、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诗人未必是有意在写拗律,但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此外,双声、叠韵和叠音词或词组的多次运用,如“黄鹤”、“复返”等双声词,双声词组,“此地”,“江上”等叠韵词组,以及“悠悠”、“历历”、“萋萋”等叠音词,造成了此诗声音铿锵,清朗和谐,富于音乐美。

71、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

72、崔颢《黄鹤楼》:此诗为七言律诗,共四联,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致。

73、黄鹤楼是有很多古诗的。

7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75、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76、阳光下汉阳的树木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77、(唐)李白

78、总是平生未行处,醉来堪赏醒堪愁。

79、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

80、它写于唐代,作者崔颢,表达了作者抬头仰望黄鹤楼,感慨万千的情感

81、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82、(6)送康太守

8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84、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较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85、(唐)孟浩然

86、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

87、唐代:李白

88、《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89、黄鹤楼(唐崔颢)

9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古诗

91、黄鹤楼是一首著名的古诗

9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9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94、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95、在长长的沙堤之上洒满了落日的余辉,金色的沙滩在夕阳的照耀下闪着熠熠夺目的光彩。

96、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

97、昔人已乘黄鹤楼,此地空余黄鹤楼。

98、唐朝·崔颢

99、(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00、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101、崔颢(约公元704年-公元754年),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当他遍历山川归来后,视野大开,诗风变为雄浑自然,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其诗名虽大,现存诗仅42首,其中最出名的是《黄鹤楼》。传李白登黄鹤楼见其诗,也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102、可以通过阅读这些古诗,领略黄鹤楼的壮美景致、了解古人情感,更能体味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03、(唐)崔颢

104、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

105、比较著名的有以下几篇:

106、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07、昔日每次登上黄鹤楼,最爱的就是远眺鹦鹉洲。

10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09、(唐)王维

110、二是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诗中有画,历来被认为是山水写景诗的一种艺术标准,《黄鹤楼》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势。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颈联游目骋怀,直接勾勒出黄鹤楼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联徘徊低吟,间接呈现出黄鹤楼下江上朦胧的晚景。诗篇所展现的整幅画面上,交替出现的有黄鹤楼的近景、远景、日景、晚景,变化奇妙,气象恢宏;相互映衬的则有仙人黄鹤、名楼胜地、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鲜明,色彩缤纷。全诗在诗情之中充满了画意,富于绘画美。

111、裴回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112、岸边船夫正在系紧小舟缆绳,挽起罗裙的浣纱女正在水边忙碌。

113、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114、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115、韦应物《滁州西涧》:此诗包括八句话,其中提到"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黄鹤楼也在其中出现。

116、(9)江夏送友人

117、江边黄鹤古时楼,劳致华筵待我游。

118、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19、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飙光。

120、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黄鹤楼古诗

121、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122、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12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24、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125、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126、出自元代揭傒斯的《梦武昌》

127、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128、李白送孟浩然写的,全名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29、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130、驿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

131、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132、鹦鹉洲送王九游江左

133、《望黄鹤楼》

13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3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136、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137、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38、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

139、(8)黄鹤楼

140、)黄鹤楼

141、作品鉴赏

142、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记》);又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这首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

143、出自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44、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他当年轻快意的时候,所以眼里所看到的无不是美好惬意。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