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诗经中的杂言诗39句精选

59

诗经中的杂言诗

1、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2、《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

3、中国诗歌史三大古代诗歌总集的分别是

4、《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被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甚至有人说,它可以和《诗经》《楚辞》并列,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5、汉乐府诗,从句式上看,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都有,完整的五言体已经很多,但主要是杂言.如汉乐府著名的《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王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知之.  (《鼓吹曲·汉饶歌》)

6、古代诗歌体裁除了吟,还有“歌”、“行”。

7、汉乐府多属民间歌辞,语言朴实自然,回旋反复,形象鲜明,音调和谐,文字活泼,保持了口语的真面目,有音无义的字也一并保留。

8、乐府是一种诗歌形式就是用四言句式,汉乐府就是汉代的四言诗

9、优点《乐府诗集》的重要贡献是把历代歌曲按其曲调收集分类﹐使许多作品得以汇编成书。这对乐府诗歌的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10、诗经中的诗歌很多是四言诗。例如《关雎》《蒹葭》《硕鼠》。但也有非四言,还有杂言。句子的字数不等,称为杂言。例如《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11、例如汉代一些优秀中国民歌如《陌上桑》、《东门行》等见于《宋书·乐志》、《孔雀东南飞》见于《玉台新咏》﹐还有一些则散见于《艺文类聚》等类书及其他典籍中,经编者收集加以著录。

12、鼓吹曲辞和舞曲歌辞中也有一部分作品艺术价值较差。但总的来说,它所收诗歌,多数是优秀的民歌和文人用乐府旧题所作的诗歌。在现存的诗歌总集中,《乐府诗集》是成书较早﹐收集历代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书籍。

13、第二种是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14、《乐府诗集》、《诗经》、《楚辞》

15、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

16、唐宋时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难》;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的《牧牛儿》;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

17、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一般又叫古风,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成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18、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句式不整齐,字数不等。

19、好像没有固定的格式和章法,但汉乐府以前诗歌的格式以四言为主。而汉乐府逐渐形成由四言向三言、四言、五言、六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并存的现象。其中,以五言、杂言常见。在章法上长短随意,整散不拘。

20、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汉魏以来乐府诗配合音乐,有歌、行、曲、辞等。唐人乐府诗多不合乐。

21、不好说,《诗经》是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小雅》、《大雅》等都是以四言诗为基本体裁;《诗经》中也有五言的句子,如《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诗经》中的六言诗仅是散句,既比较少见,又没有两句以上的六言句连续出现的情况,如“室人交遍谪我”、“室人交遍摧我”(《邶风·北门》),“行役夙夜无已”、“行役夙夜无寐”(《魏风·陟岵》),“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豳风·七月》),“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魏风·伐檀》);先秦时期时《诗经》就有七言诗,但《诗经》杂言诗较多。

22、乐府三大名篇是: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23、乐府三绝

24、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把汉乐府的《孔雀东南飞》与《陌上桑》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25、近代曲辞,杂歌谣辞和新乐府辞等12大类;其中又分若干小类,如《横吹曲辞》又分汉横吹曲、梁鼓角横吹曲等类;相和歌辞又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清商曲辞中又分为吴声歌与西曲歌等类。在这些不同的乐曲中,郊庙歌辞和燕射歌辞属于朝廷所用的乐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都较少可取成分。

26、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不同于《诗经》的是,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汉乐府民歌中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语言构造贴近生活的作品,由杂言渐趋向五言,采用叙事写法,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创造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内涵着重描绘典型细节,开拓叙事诗发展成熟的新阶段,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汉乐府在文学史上有极高的地位,其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立。

27、古代诗歌体裁除了吟,还有“歌”、“行”。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

28、《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

29、《古诗十九首》,是中国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南朝时期的萧统,从东汉末年没有作者的古诗中选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后来,《古诗十九首》从《文选》中剥离了出来,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

30、《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中的杂言诗

31、扬雄的《长杨赋》

32、《木兰诗》《孔雀东南飞》《陌上桑》...

33、枚乘的《七发》

34、汉乐府民歌在句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局,变为以杂言和五言为主。杂言长短不拘,表现灵活;五言虽只比《诗经》增加了一个字,但音节单双配合,节奏、韵律富于变化,又增加了表现的容量。从发展趋势看,汉乐府民歌由杂言渐趋五言,对五言诗的最后定型产生了重要作用。同时,汉乐府民歌也不再有重章,与《诗经》相比,在诗歌的结构上有所发展。汉乐府民歌的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对话和口语。

35、乐府诗体的特点:

36、汉乐府并不是多用四言句式,而是多采用五言和杂言两种,一般说来,西汉乐府多杂言,而东汉乐府多五言。汉乐府的句式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形式,增强了诗歌的容量和表现。两汉乐府诗注意剪裁,详于叙事而略于抒情,注重铺陈场面,详写中间过程而略写首尾始末。两汉乐府诗对中国古代诗歌样式的改革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实现了由四言诗向五言诗和杂言诗的过渡。

37、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杂言诗也是古体诗所独有的。

38、特别是古代一些民间谣谚﹐大抵散见各种史书和某些学术著作﹐杂歌谣辞一类所收﹐多为前所忽视者。至于后来杜文澜的《古谣谚》等著作﹐则远比此书为晚﹐显然是在它的基础上编撰的。《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39、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诗经》是四言诗的典范,《楚辞》是杂言诗的先驱,而《古诗十九首》是五言诗的代表,正是它的成熟,对之后盛行的五言、七言唐诗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