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唐诗宋词元曲中的名字优选汇总37句

59

唐诗宋词元曲中的名字

1、马致远:《汉宫秋》

2、元曲有衬字,某些曲牌还可增减字句,而词牌名的字数有定规。

3、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4、郑光祖:《倩女离魂》

5、白朴,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隩州(今山西河曲)人,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至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在世,此后行踪不详。

6、词牌有很多,古时候就是信手拈来,风景、人物、以及行为都可以作为词牌。熟知的词牌,比如如梦令、菩萨蛮、卜算子、忆江南、浪淘沙、沁园春等等。

7、宾白:以唱为主,以说白为宾。

8、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像诗的格式那么简单,词有着一千多种格式。这种格式又叫做词谱,所以词牌就是词谱的名称。

9、白朴:《墙头马上》《梧桐雨》

10、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他们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已为历史公认。明代王世贞、王骥德等人为王实甫未被列入“四大家”而提出非难,王骥德还提出“王、马、关、郑”说。清代李调元《雨村曲话》则有“马、王、关、乔(吉)、郑、白”之说,但未见流行。

11、元杂剧与散曲并成为“元曲”,元代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曲作家,其中以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郑光祖、白朴、乔吉甫等人最具代表性,因此这六个人也被成为“元曲六大家”。

12、乔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王实甫并列,号称"元曲六大家。

13、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

14、格式不同

15、它的结构形式一般是四折戏加一楔子,每一折戏相当于现在的一幕,楔子是一个短戏,放在全剧的开头或在四折子之间,赴幕戏或过场作用,不放在末戏。唱词和演唱特点:每一折用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一韵到底。由正旦或正末主唱。

16、曲牌名就是曲,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就像一首很长的歌里的部分小节的名字)注:古代的曲很长,所写的曲牌都是一个很长的一首曲的部分小节的名字。

17、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词,又称长短句。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

18、长度不同

19、马致远的代表作:《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等。

20、马致远生于公元1250年,约卒于公元1321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字千里,晚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

21、关汉卿:《窦娥冤》

22、郑光祖的代表作:《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慑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

23、关汉卿,号已斋,亦作一斋,汉卿是他的字,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

24、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25、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的形象也广为人称。水星上有一座环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

26、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生卒年不详。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号称元代四大杂剧家之一。

27、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县),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白朴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白华为金宣宗三年(1215年)进士,官至枢密院判。

28、白朴的代表作:《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唐明皇游月宫》、《韩翠颦御水流红叶》、《薛琼夕月夜银筝怨》、《汉高祖斩白蛇》等。

29、曲牌可叠用,不同的曲牌还可连用,如“带过曲”“套曲”;词牌只能单用。

30、扩展资料

唐诗宋词元曲中的名字

31、从语言上看,曲十分口语化,通俗清新,甚至曲牌的名称都非常俗;词比较典雅庄重。

32、王实甫:《西厢记》

33、元曲的韵脚密,甚至句句押韵,平仄互押常见,且一韵到底;词的韵脚疏,仅少数词牌可转韵或平仄互押。

34、元曲又称夹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

35、人物简介:

36、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37、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