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134句

59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1、散曲,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之一。在元代兴盛,和唐诗宋词同为一代之文学。又称为“乐府”或“今乐府”。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中国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后来随着散曲格律化和去市民化,失去了个性鲜明的鲜活市民文化血液,变得与宋词几乎无异,随之衰败,未能像唐诗宋词一样繁荣延续及后世。

2、从音乐角度,元杂剧的曲调与词及诸宫调都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3、[上小楼]曲牌名,小令兼用。有[么篇]换头,小令不同,套数宜用。亦入[正宫]。定格9句,定格字句:四、四、四、四、四、三、三、四、七,共37字。

4、就散曲而言,曲牌之下写题目,题目(如有)可另起一行,也可与曲牌在同一行而间隔一字。

5、[夜行船]曲牌名,散套可作首曲,[幺篇]同始调,用否均可,与宋词异。定格5句,定格字句:七、七、四、四、七,共29字。

6、元杂剧以“曲”为主,主要用于抒情、叙述情节,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段,也起渲染气氛、描写景物的作用。固元杂剧有“元曲”之称。

7、[楚天遥过清江引]此为带过曲。由[楚天遥]、[清江引]两支曲牌组成。[沽美酒]小令兼用。通首五言八句,与词牌[生查子]相同。[清江引]基本上也是五言七言句法,因此,这支带过曲有最高诗词韵味。定格13句,定格字句:五、五、五、五、五、五、五、五、七、五、五、七,共69字。

8、曲、白、科和题目正名组成的剧本形式。

9、[叨叨令]曲牌名,小令兼用。前四句多作对句,五、六两句叠,“也么哥”是定格。通体都是去声叶韵。有叠字体,叠字须有平声。定格共7句,定格字句:七、七、七、七、七、五、五、七,共45字。

10、[越调]

11、[清江引]曲牌名,可代尾声用,小令兼用。又名[江水儿]。与[南曲]的[江水儿]不同。第三四句宜对。曲调轻倩疏快。除独用外,还可与[雁儿落]合为带过曲。定格5句,定格字句:七、五、五、五、七,共29字。

12、[落梅风]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寿阳曲]。第三句及末句均上三下四,与第四句上四下三配合,节奏上有特殊风味,与诗词不同。定格5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七、七,

13、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

14、[黑漆弩]曲牌名,小令用。有[幺篇]换头,须连用,,白贲以此凋咏《渔父》,句首为:“侬家鹦鹉洲边往”,后人又称此调为[鹦鹉曲]。因白氏曾官至学士,所以,此曲还称[学士咏]。定格8句,定格字句:七、七、七、六、七、六、七、七、共54字。

15、[梁洲第七]曲牌名,套数次牌。亦简称[梁洲]。首二句对,第三句单句,四字句四句做两对,七字句二句对,七字三句鼎足对。二字句两句,亦可成四字一句,减一句。第十一及第十七句,剧套均叶韵,散套可不叶。定格18句,定格字句:七、七、七、四、四、四、七、七、七、七、七、二、二、七、五、七、四,共99字。

16、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六宫十一调”“黄钟宫富贵缠绵。”

17、[大石碉]

18、[双调]

19、[商调]

20、[黄钟]

21、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文学体裁。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进入戏剧的唱词,是戏曲,或称剧曲;另一种是散曲,或称为"清曲"、"今乐府"。是属于广义的诗歌,它有三种基本类型:小令与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只供清唱吟咏只用。

22、[般涉调]

23、[点绛唇]曲牌名,多用作杂剧或套数的首曲,其后紧接[混江龙]。定格5句,四、四、三、四、五,共20字。

24、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张先、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等(一般也包括晚唐五代时期的温庭筠和李煜)。

25、[殿前欢]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小妇孩儿]、[风将雏]、[凤引雏]、[燕引雏]。末二句一般对仗,也可以作回文。不少作品在第六句增加两个衬字,使五、六、七三句成为五言鼎足对,定格9句,定格字句:三、七、七、四、五、三、五、四、四,共42字。

26、[后庭花破阵子]曲牌名,格律与[后庭花]基本相同。定格7句。定格字句:五、五、五、五、三、四、五,共32字。

27、[雁儿落过得胜令]此为带过曲。由[雁儿落]、[得胜令]、两支曲牌组成。[雁儿落]小令兼用。亦可带[得胜令]或[碧玉萧]、[清江引]合为带过曲。四句宜做两句。亦入[商调]。[得胜令]小令兼用。又名[阵阵赢]、[凯歌回],可独用。曲调与[雁儿落]相似,亦入[商调]。南北曲合套中,[雁儿落]必带[得胜令]、,成了定格。全曲定格12句,定格字句:五、五、五、五、五、五、五、五、二、五、二、五,共54字。

28、元代文学的总趋向是正统的诗文衰落而新兴的戏曲繁荣。“元曲”在文学史上,同“唐诗”“宋词”相并列,成为一代文学的专称。

29、[八声甘州]曲牌名,散套首牌。[幺篇]同始调,南曲极相似,宋词牌不同。定格9句,定格字句:四、四、四、四、六、七、七、五、四,共45字。

30、②曲韵与诗韵、词韵不同,用的是当时北方话音韵。协韵方法为通押一韵,不换韵。但是,四声通协,韵字可以复用。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31、[一半儿]曲牌名,小令兼用,属北调。与[忆王孙]实为一体,因末句定格嵌入两个“一半儿”,故名[一半儿]。曲中多用此体,用[忆王孙]甚少。定格5句。定格字句:七、七、七、三、九,共33字。

32、[小红桃]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平湖乐]、[采莲曲]、[武陵春]、[绛桃春]。亦入[正宫]。定格8句,定格字句:七、五、七、三、七、四、四、五,共42字。

33、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吕宫高下闪赚”。

34、[步步娇]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潘妃曲]。多在套数里用。小令中少见,与[南曲]小异,定格6句,定格字句:七、五、三、七、三、五,共30句。

35、{土山注:请大家注意核查此曲牌真正的格式!}

36、[凭阑人]曲牌名,小令兼用。与诸宫调不同。句法和情调都像词中的小令,宜于写小景抒幽情。定格4句,定格字句:七、七、五、五,共24字。

37、小令又被称为“叶儿”,是散曲中最早产生的体制。一般说来,小令是单只曲子,但还包括“带过曲”与“重头小令”。“带过曲”是三个以下的单只曲子的联合,但必须同一宫调,并且音乐衔接,同押一韵。“重头小令”是由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的数支小令联合而成,支数不限,每首可各押一韵。而且各首可以单独成立。

38、[醉高歌过摊破喜来春]此为带过曲,由[醉高歌]和[摊破喜来春]两支曲牌组成。[醉高歌]又名[醉高楼]、[最高楼],小令兼用。亦入[正宫],与词调[西江月]近似。[摊破喜来春]格式与[喜来春]不同。第三句破为三个三字句,每句再加三字成六字折腰句。定格12句,定格字句:六、六、七、六、七、七、六、六、六、三、三、五,共68字。

39、[普天乐]曲牌名,又名[黄梅雨],亦入[正宫]。南北曲都有此曲牌,但句法不同,全首多对偶句,定格12句。定格字句:三、三、四、四、三、三、七、三、四、四、四、四,共46字。

40、[正宫]

41、[青杏子]散套首牌,亦入[小石],名作[青杏儿],小令用。[幺篇]同始调,用否均可。定格7句,定格字句:五、三、四、七、四、四、四,共31字。

42、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越调陶写冷笑。”多用来抒情写意。

43、套曲的体制有三个主要特征:①由同宫调的两个以上的只曲组成,宫调不同而管色相同者,也可“借宫”。②一般说来应有尾声。③全套必须同押一韵。套曲由于篇幅较长,可以包容比较复杂的内容,因此既可用来抒情,也可以叙事。

44、[斗鹌鹑]曲牌名,套数首牌。用上声韵,韵脚上面的一字必须去声。定格10句,定格字句:四、四、四、四、四、四、三、三、四、四,共38字。

45、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如《四块玉。别情》。

46、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

47、[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此为带过曲。由[骂玉郎]、[感皇恩]、[采茶歌]三支曲子组成。[骂玉郎]小令兼用。又名[瑶华曲]。本曲为带过曲,带[感皇恩]、[采茶歌]不能单用一曲。套数中亦须连用。[感皇恩]小令兼用。[采茶歌]小令兼用。又名[楚江秋]。定格27句,定格字句:七、五、七、三、三、三、四、四、三、三、三、四、四、三、三、三、三、三、七、七、七,共89字。

48、元杂剧的角色分为末、旦、净、外、杂五个大类。

49、[阅金经]曲牌名,属北曲,小令兼用。又名[西番经]、[金字经]。亦入[双调]。小令用者多。定格7句,定格字句:五、五、七、一、五、三、五,共31字。

50、[游四门]曲牌名,小令兼用,亦入[商调]。一字句可减。定格六句,定格字句:七、五、七、五、一、五,共30字。

51、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两部分。元杂剧中的唱曲部分是展现人物、叙述事态、抒发感情的重要组成成分,独立出来就是散曲;而散曲加故事情节加科白就是杂剧。

52、[小梁州]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小梁州]。亦入[中吕]、[商调]。有[幺篇]换头,须连用,与诸宫调[梁州]。始调定格5句,定格字句:七、四、七、三、五、,计25字。[幺篇]换头,与始调不同,定格七句,定格字句:七、三、四、三、三、四、五、,计29字,全曲共50字。

53、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南吕宫感叹伤悲。”

54、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

55、[梧叶儿]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知秋令]、[碧梧秋]。亦入[仙吕]。与[南曲]不同。末句也有作六句者。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五、三、三、三、七,共27字

56、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仙吕清新缅邈。”员杂剧第一折多用仙吕宫套曲。

57、[绿幺篇]曲牌名,属北曲,小令用。又名[柳梢青]。开头两个三字句;只乔吉写过一首,大约是乔吉自度曲。乔吉的曲。开头两句都有衬字,定格9句,定格字句:三、三、四、四、四、四、七、二、七,共38字。

58、曲的最基本单位为单支曲,这些单支曲的曲调又按照各自的音乐特点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宫调。元杂剧在这方面值得注意。

59、共27字。

60、[大德歌]曲牌名,此曲牌只有关汉卿用过。《全元散曲》中只收录关汉卿的10首。可能是他自创。因作品写于元代大德年间,故名。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五、五、五、七、五。共33字。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61、套曲:又称“套数”,“散套”,或者“大令”,它是从宋、金时期的唱赚、诸宫调等发展而来的。其特点是:把同一宫调的若干支不同曲牌的曲子连缀在-起,少则数首。多则十几首,甚至几十首,构成一个庞大的整体,这些连缀的曲子可根据需要在同一宫调中进行选择,但需要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而且-韵到底,且末了都用“煞调”和“尾声”结束;

62、折、相当于现代戏剧的“幕,场”,在音乐上用同一宫调的一个完整套取,一折即一个剧情段落,大致暗含了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段落。

63、古代戏曲音乐名词,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大石风流蕴籍。”

64、[水仙子]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凌波仙]。[凌波曲]、[湘妃怨]、[冯夷曲]。亦入[中吕]、[南吕]。头两句相对,下接一单句,最后三句可用三字、四字、五字。以三字为佳。定格8句,定格字句:七、七、七、五、六、三、三、三,共41字。

65、[乔木查]曲牌名,散套可作首曲,又名[银汉浮槎]有[幺篇]换头。散套始调连[幺篇]作首牌(仅1例)。嵌入套中,只有[幺篇],不用始调。始调定格5句,定格字句:五、五、七、五、四,计26字。[幺篇]换头同始调,全曲共52字。

66、元曲宫调之一,又作“正黄钟宫”。周德清《中原音韵》:“正宫惆怅雄壮。”

67、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如《一枝花。不伏老》,含四支曲子。

68、③对仗形式比较丰富,除了诗、词的偶句作对外,三句,四句,皆可对,还有隔句对,联珠对等名目,使散曲在字句参差变化中,具有端饬严谨的气度。此外,散曲还有“务头”、“俳体”等形式特点。总之,散曲是有严格格律的倚声填词的诗歌形式,比起诗、词来,它比较自由,但也有些方面更为复杂了。

69、[寨儿令]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柳营曲],与[黄钟]之[塞儿令]不同。定格12句,定格字句:三、三、七、四、四、五、六、六、五、五、一、五,共54字

70、每首散曲都有曲牌,且属于一定的言调。

71、[翠盘秋]曲牌名,来自民间小调,小令兼用,又名[干荷叶],亦入[中吕]、[双调]。此曲[南吕]专作小令用,[中吕]、[双调]只作联套用。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五、三、三、五、七、五,共29字。

72、[寄生草]曲牌名,小令兼用,亦入[商调]。首末二句对,中间三句须作鼎足对。整齐匀称是本曲特点。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七、七、七、七,共41句。

73、[玉交枝]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玉娇枝]。亦入[双调],[南曲]有异。本曲可带[四块玉]为带过曲。定格8句,定格字句:四、四、七、六、七、七、四、七,共46字。

74、[驻马听]曲牌名,套数次牌,小令兼用。[幺篇]同始调,用者极少。前四句作扇面对,五、六句做对,末句仄韵。定格8句,定格字句:四、七、四、七、七、七、三、七,共46字。

75、散曲,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之一,在元代兴盛,和唐诗宋词同为一代之文学。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后来随着散曲格律化和去市民化,失去了个性鲜明的鲜活市民文化血液,变得与宋词几乎无异。

76、后来随着散曲格律化和去市民化,失去了个性鲜明的鲜活市民文化血液,变得与宋词几乎无异,随之衰败,未能像唐诗宋词一样繁荣延续及后世。

77、[醉花阴]曲牌名,套数首牌。古近二体。古体5句,宋词牌小异。近体七句,前五句同古体,北曲多用之,定格7句。定格字句:七、六、五、四、五、五、七,共39字。

78、散曲又被称为“清曲”、“乐府”,它可分为两类:小令与套曲。

79、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类。

80、[骤雨打新荷]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小圣乐]。多入[双调],抒发激越昂扬的感情。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元遗山先生好问所制,而名妓多歌之,俗之为骤雨打新荷是也。”有[幺篇]换头须连用。[幺篇]首句换为“平平平平仄仄”六字,余同始调。定格10句,定格字句:四五四四五六七三四四,共46字,双调20句,共92字。

81、[迎仙客]曲牌名,属北曲,小令兼用。诸宫调同,南曲略同。亦入[正宫]。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三、三、四、五,共28字。

82、[折桂令]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蟾宫曲]、[步蟾宫]、[天香引]、[秋风第一枝]。它的特点是完全的摆脱了五言、七言诗的句法,七言句用三四句法,不是七言诗的四三句法。句子又可增减,即结处可减少或增加四字句。其第二节的三个四字句要作三句对,即鼎足对。有了这些特点,在格调上就跟诗词明显不同。定格11句,定格字句:六、四、四、四、四、四、六、六、四、四、四,共50字。

83、[哨遍]曲牌名,散套可作首牌。剧套嵌入套中,亦入[中吕],与宋词、诸宫调略同。有[么篇]换头,散套用否均可,剧套不用。首末句与始调不同,余同诗调。此曲诗调定格14句,定格字句:六、七、六、七、六、三、五、五、五、七、七、六、六、七、(/五、七、七、七、四、五、六、四、四、七、七、四、四、四)计81字,[么篇]换头,定格13句,定格字句:四、七、七、七、七、四、五、六、四、四、七、七、七,计69字,全曲共150字。

84、套数有三个特征:一是全套必须押韵相同、二是有尾声、三是同宫调的两个以上的只内业连缀而成。

85、[醉太平]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凌波曲]亦入[仙吕]、[中吕],首二句须对,五六七三鼎足对。北曲入正宫单曲、平韵,也入南曲,仄韵,定格8句,定格字句:四、四、七、四、七、七、七、四、,共44字。

86、元曲的标题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宫调、曲牌、题目。

87、[塞鸿秋]曲牌名,小令兼用。亦入[仙吕]、[中吕]宫调内。格式与[叨叨令]基本相同。凡叶韵处皆须作平平去。定格7句,定格字句:七、七、七、七、五、五、七,共45字。

88、[中吕]

89、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元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它包括小令、套数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主要形式。散曲从结构上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90、[红绣鞋]曲牌名,属北曲,小令兼用。又名[朱履曲]。亦入[正宫]。定格6句,定格字句:六、六、七、三、三、五,共30字。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91、[赏花时]曲牌名,散套首牌。亦入[商调]。[幺篇]同始调,用否均可,定格5句,定格字句:七、七、五、四、五共28字。

92、[得胜乐]曲牌名,小令兼用。与[得胜令]不同。定格5句,定格字句:三、三、六、六、六,共24字。

93、[沽美酒过太平令]此为带过曲。由[沽美酒]、[太平令]两支曲牌组成。[沽美酒]小令兼用。又名[琼林宴]。连套须带[太平令]。[太平令]小令兼用。可带尾声用。亦入[正宫]。第五、六、七句为三个两字句,文义独立或连贯即可,谓之短柱体。短柱体偶有增至四句或减为两句的。全曲定格13句,定格字句:五、五、七、四、七、六、六、六、六、二、二、二、六,共64字。

94、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是元代文学主体。杂剧属戏剧,散曲属诗歌。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融合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成熟的戏剧形式,它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了散韵结合、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元杂剧一般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我们称之为大团圆结局。杂剧是融文学创作和多种表演成分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散曲是在宋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诗体,依篇幅长短可分为小令和套数。散曲分小令和套曲两种样式。小令指单支的曲子,又称“叶儿”是照不同曲牌填写的,跟现代的歌词相近,是按曲调创作的,每个曲调都有自己的名称,各个曲调的字数和句式各不相同常用于写景、抒情。套数指用若干首同一宫调的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又称“套曲”或“散套。”

95、[朝天子]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谒(yè)金门]、[朝天曲]、。亦如[正宫]、[双调]。两字可重韵。定格11句,定格字句:二、二、五、七、五、四、四、五、二、二、五,共43字。

96、[喜春来]曲牌名,又名[喜春风]、[惜芳春]、[阳春曲]、[喜春儿]。是散曲中常用的调子。格调和律诗中的七绝,词牌中的望江南、捣练子等相近,亦入[正宫]。定格5句,定格字句:七、七、七、三、五,共29字。

97、元曲标题中包括宫调和曲牌两部分。

98、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

99、以唱为主,说白只起到次要作用,一角主唱的演唱形式。

100、一角主唱即一个剧本由一个主要角色从头唱到尾。

101、[端正好]曲牌名,属北曲。套数首牌。与《仙吕》同,与宋词略异,定格工5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七、五,公25字。

102、[南吕]

103、[集贤宾]曲牌名,套数首牌。北曲多用于套数的首曲。[幺篇]同始调,用者甚少。与宋词、南曲不同。末二句须对。定格10句,定格字句:七、五、七、七、七、七、七、七、五、五,共64字。

104、[拔不断]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续断弦]。末句上三句可省。本曲另一种分段法:首二句对,中三句鼎足对,末句独立。定格6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七、七、七,共34字。

105、[碧玉萧]曲牌名,小令兼用。头四句做扇面对。第九句为一字句,偶有减者,除独用外,还可与[雁儿落]、[清江引]合为带过曲。定格10句,定格字句:四、五、四、五、五、五、三、五、一、五,共42字。

106、[一枝花]曲牌名,套数首牌。又名[占春魁]。唐人传奇《李娃传》中的李娃,艺名一枝花。这支曲牌大约是从说唱一枝花的曲子中传承下来的。定格9句,定格字句:五、五、五、五、四、五、五、七、七,共48字。

107、小令其名源自唐代酒令,片单只曲,调短字少是基本持征。

108、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般涉拾掇坑堑。”

109、[后庭花]曲牌名,小令兼用,亦入[中吕]、[商调]。小令首句必叶韵,套数可不计;第六句反是。小令不能增句,套数可增句增句在末句后,先将末句五字改作六字折腰句,增句即照作,句数多少不拘,须每句用叶韵,小令均用平韵。与词牌异。定格7句。定格字句:五、五、五、五、三、四、五,共32字。

110、[十二月过(兼)尧民歌]此为带过曲,由[十二月]和[尧民歌]两支曲牌组成。[十二月]小令兼用。亦入[正宫]。每句首常加三衬字。[尧民歌]小令兼用。亦入[正宫]。定格12句,定格字句:四、四、四、四、四、四、七、七、七、七、七、五,共64字。

111、[满庭芳]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满庭霜]。[中吕]宫中一个常用曲调。与词调满庭芳相同,但词中多双叠,用韵也疏些,中间两个七字句要求上萨那下四句法。亦入[正宫]、[仙吕]。定格10句,定格字句:四、四、四、七、四、七、七、三、四、五,共49字。

112、[四块玉]曲牌名,属北曲,小令兼用。末句多用上声韵。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七、三、三、三,共29字。

113、正文一般不分行。套数可按曲牌分段。书页截图前两幅(横排的)见人民文学出版社《元明清散曲选》,后一幅见江苏古籍出版社《元明清散曲精选》。

114、[仙吕]

115、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商调凄苍怨慕。”

116、散曲,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之一。在元代兴盛,和唐诗宋词同为一代之文学。又称为“乐府”或“今乐府”。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中国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117、[耍孩儿]曲牌名,散套可作首牌。剧套嵌入套中,又名[魔合罗]。南北曲中都有。北曲多用在[正宫]、[中吕]、[双调]大套曲后。也有开首即用此曲,后面加煞曲七八支,作为一套的,即[耍孩儿]—[煞](数量不定)—[尾声]。没有单独作小令用的。诸宫调同,[南曲]不同。[幺篇]同始调,用否均可。定格9句,定格字句:七、七、七、四、七、七、五、四、四,共52字。

118、元杂剧的具体唱法已经失传,从金代开始的这种杂剧,其体制可以概括了个部分:

119、散曲与诗、词相比,在诗歌形式上有以下特点:①它与词一样,是长、短句形式,但是能在正字之外加衬字,更灵活,更适合使用口语。衬字一般加在句首或句中,不能加在句尾。

120、四折一楔子的基本结构。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121、[沉醉东风]曲牌名,小令兼用。定格7句,定格字句:七、七、五、五、七、七、七,共45字。

122、[卖花声]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升平乐下]、[秋云冷]。亦入[双调]。定格6句,定格字句:七、七、七、四、四、七,共36字。

123、[新水令]曲牌名,套数首牌。仄韵,[幺篇]同始调,用者极少。三、四两句定格作三字句。但普遍多作五字句,须对句。第五句下句增四字句,平仄同第五句。每句叶韵。[南曲]引子异。定格6句,定格字句:七、七、三、三、四、五,共29字。

124、[天净沙]曲牌名,小令兼用。原作[天净沙],又名[塞上秋]。头两句宜对,也有三句做鼎足对的。体段短小,近于六言绝句,宜于写即景抒情的小品。定格5句,定格字句:六、六、六、四、六,共28字。

125、[风入松]曲牌名,散套可作首牌,小令兼用。与词牌同,但只作半阙。与[南曲]大致相同。单调定格6句,定各7字句:七、五、七、七、六、六,共38字。

126、小令是元朝散曲的一种,元曲分散曲和戏曲两种,散曲又分套曲与小令两种。,原是汉族民间的.小调,元时宋词渐渐凋零,伶人多向汉族民间小调寻求突破。文人的小令多半较典雅,汉族民间的小令语言俚俗。

127、各自曲牌在字数、句数、平仄和利用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

128、[人月圆]曲牌名,属北曲,小令用。有[幺篇]换头,须连用。全同宋词。北宋人王诜(shēn)词中有“人月圆时”,故名。又叫[青衫湿]。金元时北人喜欢唱它,随入散曲。定格11句。定格字句:七、五、四、四、四;[幺篇换头]四、四、四、四、四、四、,共48字。

129、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双调健捷激枭。”

130、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散曲是元曲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元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元曲”,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其中的元杂剧把音乐、歌唱、舞蹈、表演、道白熔于一炉,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组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元曲中的散曲是当时北方地区的流行歌曲。

131、[山坡羊]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苏武持节]。亦入[黄钟]、[商调]。北曲属[中吕],南曲入[商调],二者小异。定格11句,定格字句;四、四、七、三、三、七、七、一、三、一、三,共43字。

132、[菩萨蛮]曲牌名,散套首曲,亦入[中吕]。同词牌,惟不用换头,亦不换韵。定格4句。定格字句:七、七、五、五,共24字。

133、[庆东原]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东庆圆]、[恽(yùn)城春]。首二句对,四、五、六句作鼎足对,末二句可减为两个三字句,宜对。定格8句,定格字句:三、三、七、四、四、四、五、五,共35字。

134、“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个部分,散曲又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其中杂剧是元代文学的主体,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