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不耻下问下一句【精选21句】

59

不耻下问下一句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是指天资聪明而又爱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形容人谦虚好学。

2、是以谓之‘文’也。”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贡问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不耻下问”的上一句是“敏而好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指天资聪慧,又爱好学习,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的行为,当作是可耻的行为。现今用于比喻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5、这是论语一书中的句话。也是孔子提倡的一种学风。一个人只有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才能在学问上有扎扎实实的进步,所以孔子提倡这种学习精神,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6、师无长幼,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师无长幼,能者为师,是辨正的看待成为“师”的标准。意思是判断一位老师不是以年龄长幼为标准,而是以是否具备做为老师的““德””、“能”这样的条件。

7、“温故知新”【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不耻下问”出处:《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现在我们用来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真诚地向别人提问请教,不耻下问.

8、这句话的意思是:勤奋努力地学习文献知识、向比自已地位低,学问不如自已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辱。

9、韩愈《师说》里说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再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都说明做为一个老师的条件,是能够给人“传道、授业、解惑”,并不是一定说谁年纪大就是老师,也并不一定年纪小的就没有专长。

10、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回答说:“他勤奋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被溢为‘文’。”

11、白话释义:

12、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13、不是,是“是以谓之文也”

14、不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是:聪敏并且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求教而感到耻辱,这句话出自论语一书中,是孔子要求弟子应该具备的美德,这种美德在现在也要践行的,它是一个人修身一定要必备的美德,所以人人都要具备这个美德

16、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17、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孔圉得谥为文,以此而已。其由来为:尽管孔文子德行不佳——“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妻之。疾通于初妻之娣,文子怒,将攻之。访于仲尼,仲尼不对,命驾而行。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遗室孔姞,但是仍然被谥为“文”,这不免让子贡感到疑惑。而孔子对错分明,不否定他的难能可贵的优点。告诉子贡他的谥的来由——虽然他聪敏而地位高,却不耻于下问,这是常人所不及的。

18、二,不耻下问,求学的态度。为了求学,能够放下身段,向不如自己年纪长、地位高、声望大的人请教,并不认为这是丢人的事。

19、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20、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21、出自于《论语》,原文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