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敏儿好学优选63句

59

敏儿好学

1、“敏而好学”的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敏而好学出自《论语·公冶长》,全句是:“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文: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2、敏:机敏,奋勉;而:文言连词,这里表示递进关系;好:喜欢。聪敏勤勉,爱好学习。

3、敏而好学的意思是:

4、知之为知之,不知之为不知,是知也。

5、“敏而好学”这个词语出自《论语》中的“君子求之不得,小人不为也。悉索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它的意思是指一个人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好学的品质,虚心学习并且勇于向他人请教。

6、译文: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7、《论语·公冶长》是《论语》中的第五篇,此篇有28章,以谈论仁德为主线,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由孔子生前的话语从而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

8、由于从小耳濡目染,父母的正派作风,当被问及学习态度的时候,孩子异口同声的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9、总的来说,“敏而好学”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品质,它强调了一个人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好学的品质,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在事业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1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1、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2、全文:子贡问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3、敏而好学,汉语成语,拼音是mǐnérhàoxué。

14、mǐnérhàoxué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孔子在《论语·公冶长篇》中对卫国的大夫孔文子的评价,意思是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

16、“敏而好学”全文,可以解释为:他聪明敏慧,学习适应快,将其应用于实际操作,能适应环境和需求,而且不以向请教地位卑贱的人为耻,所以谥号叫文。

17、敏而好学一词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8、和睦地相处,但不盲目地苟同。这是赞扬君子品质的一句话,叫君子和而不同。是说君子道德修养境界高,会与人和睦相处,但不盲目苟同。

19、意思就是:天资聪明而又喜欢学习。敏:聪明;好:喜好。

20、《论语·公冶长》之“敏而好学”:

21、意思是:为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22、好:喜欢。

23、《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24、(2)敏:敏捷、勤勉。

25、“好学”则是指一个人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究新事物,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的需求。

26、和而不同的意思是:

27、此句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8、而:文言连词,这里表示递进关系;

29、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30、学:学习。

敏儿好学

31、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3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3、唐春早心灵内秀,敏而好学,学而不厌。

34、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5、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原句出自于春秋孔子的《论语·公冶长》。原文: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白话译文: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赏析:《论语》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36、《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37、出自《论语》:

38、比喻聪明而又肯勤奋学习。

3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谦虚好学。

40、“好”,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孩子,新的生命诞生了,当然被人们认为是一件好事。后来陆续在金文、楚系简帛、秦系简牍、说文中发现,“好”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41、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2、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之‘文’也。”

43、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回答说:“他勤奋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被溢为‘文’。”

44、出处:《论语·公冶长》——战国·孔子

45、意思是某人不但聪明伶俐,而且勤奋好学。其意思就是说某个人从小聪慧过人,不但天资聪明而又好学。形容此人是个可造之材,未来前途无量

46、《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7、“好”,普通话读音为hǎo,hào。“好”的基本含义为喜爱,与“恶”相对,如好奇、好色;引申含义为常常,容易,如刚学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48、“敏”指的是敏锐、灵敏的意思,意味着一个人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能够快速地发现和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9、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习文献典籍知识。这是一个褒意词,是赞扬一个人不仅天资聪明,而且又非常努力好学习文化知识。

50、是一个形容词短语,意思是"聪明而喜欢学习"。其中,"敏"指的是聪明,"好学"指的是喜欢学习。因此,形容一个人是"敏而好学"的意思是这个人既聪明,又喜欢学习,愿意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通常是一个人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51、敏而好学的意思是心灵内秀,天资敏捷、聪明而又好学。

5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没自己高的人请教为耻。

53、敏而好学-释义

54、(1)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文”是谥号,“子”是尊称。

5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56、原句出自于春秋孔子的《论语·公冶长》。

57、论语·公冶长

58、意思是:聪明而又肯勤奋学习。

59、在日常使用中,“好”也常做形容词,表示善,优良,良好,如好天良夜。

60、拓展资料

敏儿好学

61、解释意思是指天资聪明,而且又好学。

62、敏:机敏,奋勉;

63、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