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道德经感悟分享800字65句精选

59

道德经感悟分享800字

1、可见《道德经》这本书对全世界全人类的影响是广泛。

2、就好像《围炉夜话》之中所说的那样:太过于奢侈不对,但是太过于节俭也不对,太过于愚笨有一些欠缺,但是太过于精明,同样有一些过“余”。

3、我们首先来看这一句话的意思:善于行动的人做事从不留下痕迹,善于言谈的人不留下漏洞让人指责,善于用于计数的人不用筹码,善于封闭的人没有门栓,却叫人无法打开,善于打结的人不用绳索却能捆住人。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5、就好像数学中的0一样,讲究的是处下,是低调,是一无所有,其实却意味着∞的存在,有句话叫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虚”便是这样的一种准备状态,手上不固执的占有什么,才能随时拿起什么。当0做为分母时,整个式子的结果便是∞。它告诉我们生活要留有空隙,以坚持灵动,就像画画留白一样,一幅画的成功,不在于它画出了什么,而在于它没画出什么,在于它隐含了什么,同样,一次人生的珍贵,不再于一个固定的形式,路线,而在于,再于那存在于未来不可琢磨变数,那份能经过自我不断奋斗而产生的改变。

6、这本书通篇告诉了我们人生的大智慧大道理。

7、式:即栻【shì]】,古代占卜用的器具,形状像罗盘,后来叫星盘。这里指一种普通的工具。

8、"天之道利而不害",这是一种对自然界生生不息、和谐共生的深刻描绘。在自然界中,万物各司其职,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

9、就像吝啬与精明,这两种状态都是某些人过度推崇的状态,有一些人以节俭为乐,有些人穷尽心机的玩弄智巧,但是反观这两者,虽然他们能避开奢侈带来的败家之祸,以及本性庸愚的问题,但是他们本身带来的祸患并不亚于奢侈与庸愚。

10、“奢侈能让人败家”,是因为任意挥霍浪费,即便万贯家产,也会有山穷水尽这一天,这是可以让人理解的。而吝啬会败家的原因,则是因为吝啬的人因为贪欲驱使,必然因急功近利而贪财无道,或者因为过分节俭而使人眼红,这样违背规律的方式自然也会带来祸患。

11、忒【tè】:本义为变更。这里是引申义:差错。

12、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心得:老子的《道德经》,其实也包括儒家、佛家,说的都是关于如何从内心感受上去体悟我们的本心本性,也就是内心一气的实相问题。当我们心能真正观到那个实相的时候,外面的应对进退就如同孔子所说:“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从心所欲,就是放开对心的控制和约束,但却不会逾越大道的一丁点的矩度,所有人事的应对进退都依道而行,不会有半点差池。所以,外在的为人处世的根本,在内而不在外,内在处理好了,外在也就迎刃而解了。

13、[帛书原文]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tè】。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14、这就是“初心”,只要守住初心就“不失其所”,让人生之道充满动力,让自己长久的充实下去,能被后世记住自己一生的执着,并成为得道的榜样,那么他的道和意志也就得到了长寿。当今智力大开的人类,在社会中能够对手并不困难,每一个人或一件事只要抓住其中的“无”,一切都可以有战胜其所故有的道,但战胜自己的懦弱、胆怯、自大、傲慢、自私、贪婪、欲望等等就非常难得,当一个人一旦战胜了自己的妄想、懒惰等难以克服的心理诱惑,那么这个人无论他是否出名、是否有钱、是否有权、是否高大、是否英俊、是否强健,他都是人类社会中能够战胜自己的强者,他们的人生也一定是成功的,这种强大在于灵魂,在于自信,在于“道”。

15、《道德经》第三十八章讲述的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这句话表明了“上德”和“下德”的不同之处,以及“无为”和“有为”的区别。我的理解和感悟如下:

16、能够战胜别人说明你的能力高人一等,但是人的一生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改变自己,方方面面。才能进步。

17、能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但是能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人最重要的就是有自知之明。

18、深知自己内心光明行为洁白,但是却持守着不知道对错愚钝无知的状态,甘心做天下一个普普通通的工具。甘心做天下一个普普通通的工具,这样与道相合的德行才不会出错。这样与道相合的德行才不会出错,才会恢复回归到无知无欲、没有善恶美丑无二元对立的境界中。

19、看重点:自己内心光明行为洁白,外表淳朴天真,这才是有德之士的样子。

20、从谋事层面来说,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在其位时,尽力为政,而从修身层面来说,则是不求主观妄念,但求客观不偏不倚的智慧。

21、道德经第三十三章内容所阐述的道浅显易懂,它讲的是为“人”,需要遵循的“道”,是一个方向,是所有“成功”的人生所必须经历的道的痕迹,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指引,做到就能得道,并实现人生的辉煌,但如何“知人”,如何“自知”,什么是“不失其所”?明白这些才是知“道”,顺之而行才能得道并达到反哺自身,强大自己的目标。

22、道德经虽不长,却也有很多的方面,哲学、政治、军事及人生诸方面都有不少的论述,自我多少能理解的,能产生感悟的,其实并不多,道德经给我最大得感悟,便是在它的一个“虚”字。

23、《围炉夜话》之中有这样一句话:

24、而在最后告诉我们,天之道,利而无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25、这句话包含一个非常有智慧的深意,这个深意也是符合道的智慧方式。

26、自己内心光明行为洁白,外表淳朴天真,这才是有德之士的样子

27、这是一部中国乃至世界的宝典巨著。

28、整个一本书,所描述的就是道,大谈道的道理,可谓头头是道。告诉我们道的真正含义,一直到今天,所有的学者还都在不断的讨论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可见这本书的高深之处,它蕴含了宇宙的本体,万物的玄妙都处于道。

29、这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无疑是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强烈呼唤。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让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30、这段话的意思有一个核心,在下一句之中体现,这句话叫做:“是谓其明”,意思就是说:这叫做因循常道之理。

道德经感悟分享800字

31、意思就是说: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一切事物最普遍的规律。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可自在其位而运行不息,万物便能各随其性,而生生不息。

32、知不是一个个的知识,知人也不是窥视别人的秘密。道不分等级,不分男女、雌雄,是一种认知,被人类所悟才有“人”的概念,因此知人是一种世界观,方法论,知己是一种价值观,心中有明确的价值观,那么处世就会明白,念头就会畅达。“不失其所”,首先要拥有,然后才能失去,任何理论都有其实现的目标,每个人要想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就必须忘记虚伪,明确真我,也就是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在心理为自己明确一个价值底线。

33、白:本义为白米粒。这里是引申义:纯洁、洁净。

34、据说当在国外翻译成版本的就大概有150多种,道德经的版本。

35、阳光普照,雨露滋润,山川河流孕育着生命,没有任何一种生物会去故意破坏这个平衡。这就是天道,它利益所有生物,却从不造成无谓的伤害。

36、在任何情况下能找到当下环境所存在的条件,按照当下环境,顺其自然规律去发展,这个才是真正的智慧状态。

37、对我们的人生影响很大。

38、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39、“中庸”是儒家的思想,而“道”是道家的思想,两家是不同的学说,也是用不同的语言方式呈现的,但是两者殊途同归,其背后的本质都是在告诉我们,找到适合当下的一个正确发展方式。

40、“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句话表明了“上德”并不是通过刻意追求道德而得到的,而是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这种自然而然的“有德”是一种内在的品质,而不是外在的表现。

41、所谓“中和”,并不是指面对问题的时候简单折中,或者直接选择圆滑退让的状态,而是在一定状态下,不管表面呈现的方式是主动还是被动,但其本质根源都是依照事物的客观条件作出适合事物自然发展的举止。

42、聪明的人,他的“聪明”是停留于主观的状态,一个喜欢卖弄聪明的人,他的聪明是止于数的状态,而真正的智慧,则是让自己的行为能合乎道的状态。

43、道德经心得体会篇1  寒假之前学校组织大家学习了道德经的前两讲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学完后当时心灵很是触动,于是利用寒假时间又继续学了道德经的其它几讲,当然触动还是挺多的。  我觉得《道德经》潜藏的一个主题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含义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来理解。事实上,宇宙万物之运行,是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需要我们有联系的、全面的来认识,来理解。但人类限于时间和空间,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宇宙万物,看来是虚渺而不可能的。

44、所以说任何一种看似好的状态,或者是一个人引以为傲的举止,都未必是人生真正正确的处事法则,过度主观的举动必然会带来违背客观的问题,而最好的方式则是顺应自然之道的条件而处事,也就是所谓符合中庸之道。

45、奢侈足以败家,悭吝亦足以败家,奢侈之败家;犹出常情,而悭吝之败家,必遭奇祸;

46、所以《道德经》中所说的:“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都是这样,能够找到合乎规律的大道行为,这一点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能够以“中和”方式顺应自然之道的中庸智慧。

47、人生很难找到绝对正确的处事标准,所有的“正确”也是在基于相应环境与条件之上存在的方式。

48、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奢侈的行为足以让家业败落,但吝啬的举动也会让家业败落,奢侈而败家是符合常情,而因吝啬而败家一定是因为遭遇了意外之祸而起;愚笨能够败事,而过于精明也会败事,愚笨之人败事是败在其愚笨才智,而精明者败事,往往是出现了严重的祸患。

49、任何一种不符合当下条件的方式都是错的,所以我们才说“在生活中,很难找到一个绝对正确的处事标准”,因为相对正确的,都是不以主观意识为标准,这才是可以我们可以行使的中庸之道。

50、而愚笨之人因为见识浅薄、能力有限而办不成事正常,但精明之人因为善于卖弄智巧,往往也会因为锋芒毕露招人忌恨,或者仰仗自己聪明总是过度以主观意识妄为因此带来灾祸,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51、能够读道德经,读到此处,一定会让你感觉茅塞顿开,醍醐灌顶。

52、庸愚足以覆事,精明亦足以覆事,庸愚之覆事;犹为小咎,而精明之覆事,必是大凶。

53、它真的是一部智慧宝典。

54、开篇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名万物之始,无名万物之母。

55、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56、而且后两者所带来的祸患,更大于前者。

57、《道德经》有一句话叫: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58、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感悟:谦卑的人其实并非真的怯懦,正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强大,所以才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只有充分认识这个世界,有自知之明,才会越来越强大。能够认清自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才能稳固长足发展。

59、这几句可以翻译为:

60、无极:一词在文言文中是表示“没有中心”的意思,代表着上古华人对事物产生之前状态的抽象理解,就是指“道”。

道德经感悟分享800字

61、《中庸》之中有一句话,叫: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62、[王弼原文]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63、在这个世间生存,对于任何一种人生,任何一种环境来说,并没有所谓绝对正确的标准存在,只有在相应的环境下,按照当下环境存在的法则顺应自然,并能主导事物各随其性,从而达到均衡平和之处,最后让事物生生不息。

64、黑:本义为把头或面涂抹的颜色像煤或墨似的看不清楚。

65、欲望永远是无止境的,只有知道满足,降低预期,才能使自己充实,人的一生不可能经历所有的热闹。能够持之以恒做一件事,有些坚韧不拔的意志,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