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环境保护对个人 社会及至全人类发展有何重要作

59

环境保护对个人 社会及至全人类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1、我们可以为保护环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例如:环节约用水、用电,提倡使用再生纸,双面用纸,不乱扔废电池,并使用绿色环保的电器。塑料袋反复使用,不要烧塑料袋。尽量少用一次性打火机,用可充气的。尽量少用一次性筷子,不仅浪费木村,而且一般漂白过,不卫生。出行目的地不远时,不必坐使用汽车,可以步行或使用自行车等等。

2、当今中国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来看,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势在必行。

3、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行政管理、也有法、经济、宣传教育……

4、现在,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存在矛盾,突出表现为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有一段时间,流行开着宝马,喝着污染的水。这与我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不相符。

5、环境保护就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6、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势在必行。

7、扩展资料

8、电池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国内媒体热门话题之一。有的报道称电池对环境污染很严重,一节电池可以污染六万立方米的水。有的甚至说废电池随生活垃圾处理可以引起诸如日本水俣病之类的危害,还有一节5号废电池就可以使一平方土地荒废等,这些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有很多热爱环保的人士和团体开展或参加了回收废电池的活动。

9、越来越多的“一次性用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然而,从环保的角度看,在这方便、快捷的背后是大量资源的浪费与垃圾的堆积,带来了无穷的后患,据调查,目前国内有上千家企业生产木制筷子,年消耗木资源近500万立方米。全国林木年采伐量约4758万立方米,这些筷子就占了10.5%.生产筷子的过程中,从圆木到木块再到成品,木材的有效利用率有60%。

10、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是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国际化主动承担大国责任的庄严承诺。

11、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12、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拧水龙头,水就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可能丝毫感觉不到水的危机。但事实上,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正日益短缺。目前,全世界还有超过10亿的人口用不上清洁的水,因此,人类每年有310万人因饮用不洁水患病而死亡。

13、首先,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更高级的社会文明形态。

14、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15、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不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短时间内创造了

16、从未有过的经济发展奇迹,积累了巨大物质财富。但是,人类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对自然环境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饱尝髙增长带来的代价,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灾

17、当今中国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来看,

18、我国古代就很重视生态文明,周文王就曾颁布《伐崇令》,说““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19、保护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做好综合的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们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概念。

20、塑料袋回收价值较低,在使用过程中除了散落在城市街道、旅游区、水体中、公路和铁路两侧造成视觉污染外,还存在着潜在的危害。塑料结构稳定,不易被天然微生物菌降解,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不分离。这就意味着废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将在环境中变成污染物长期存在并不断累积,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21、重要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反映了党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新认识,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涵;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提出,反映了党对当今世界发展新趋向的深刻把握,对推进生态文明的进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迫切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难题的迫切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愿望和诉求,实现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永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促进人类生态文明进步的迫切需求。

22、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23、首先,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更高级的社会文明形态。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不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短时间内创造了从未有过的经济发展奇迹,积累了巨大物质财富。但是,人类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对自然环境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饱尝髙增长带来的代价,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灾害频发等问题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行为的准则。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相继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这样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态。

24、三、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保障

25、只有物质上的富裕,没有绿水青山,没有好的空气,干净的水、有机的土壤,我们不可能真正过时幸福生活。所以,必须重视生态文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而且,很多时候,有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才来得长久和稳固。

26、节约用电,在满足生产、生活所必需的用电条件下,减少电能的消耗,提高用户的电能利用率和减少供电网络的电能损耗。

27、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

28、面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从人与自然关系看,原始文明是人类完全被动接受自然的阶段,历时百万年,对自然没有伤害;农业文明是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探索、初步开发的阶段,历时几千年,对自然造成了一些伤害,但由于伤害程度小,多数情况下自然可以自行修复;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阶段,历时几百年,对自然带来伤害、损害、破坏,许多方面已经难以修复.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奇迹,积累了巨大物质财富.但是,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饱尝了高增长带来的苦果: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灾害频发.这些,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思考人类行为的准则.1962年美国学者出版《寂静的春天》,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布《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正式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今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了《我们憧憬的未来》.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  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与我们党一贯倡导和追求的理念一脉相承的,是对我们党关于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新概括、再升华.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就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九五”计划决定实施可持续战略,“十五”计划首次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十一五”规划首次将能源消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作为约束性指标,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等.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尽管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一是资源约束趋紧,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上升到56.7%,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也在快速上升,多年平均缺水量536亿立方米,2/3的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二是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一些重点流域水污染严重,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三是生态系统退化,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地面沉陷面积扩大,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生态脆弱,加之我国发展很快,发达国家几百年逐步显露的问题,在我国被压缩到几十年集中显现.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牢固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还很普遍.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槛,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9、从国内层面看。中国的环境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结构性问题,涉及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多个方面,当前中国的产业结构实际上是一种非优化、非低碳化的。我国东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很快,但生态破坏也很严重。当前我国的能源生产仍然是以原煤为主,清洁能源的占比很低,能源结构高硫化、高碳化,大气污染突出。  从国际层面看。传统农业文明低下的生产效率难以满足人类发展需求,所以它必然会走向另外一种文明形态,即工业文明,于是,煤炭等高碳能源奠定了传统工业化的基础,引发了各种环境问题。这种以高碳能源为基础的高碳经济和传统工业化推动了市场经济发展,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财富,促进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但也带来了巨大的负效应,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环境污染、气候变暖,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严重威胁人类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