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培根读书的意义【好句摘抄29句】

59

培根读书的意义

1、再次,是说书犹镜子,可以映照出多种人生样态,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有明智者读书,既能入乎其中,又能出乎其外,将立身处世、做人之道与书本中传递出来的人生智慧和经验结合起来,修饰剪裁,去留取舍,全在一心,所谓“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2、《论读书》的论点就是读书的意义和作用,也就是第一句话“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通俗点儿就是: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3、第二,读书让人提高修养。

4、例如,文章开头从正面说了读书的目的,接着又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

5、培根的《论读书》主要谈论了读书的益处。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又谈了读书要与经验相补,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性格和需要做不同的选择等相关的问题。

6、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

7、第四,是说书如良药,可以疗治各种心智缺陷。不同书籍,各有专能,史使人明智,诗使人灵秀,科学使人深刻,逻辑使人善辨,所以,读书也应因人而异,正如治病理当对症下药一般。

8、书籍是人类数百年来无数聪明才智的载体,它记录着人类记几十年的知识教训。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书卷也日益繁多。当我面对如排山倒海般袭来的“书山书海”,不禁会想,我们为什么读书。

9、书籍是思想的航船,在时代的波涛中破浪前进。它满载贵重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10、其次,文章谈如何读书。书有好坏优劣,开卷未必有益,因此颇需区别对待: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多数只需大体浏览,少数则须认真阅读、仔细消化。

11、第一,读书让人获得知识。这是最浅显的作用。

12、我同意他的观点,因为学习让我们学会更多的知识学习,也让我们学习学不到的东西。

13、阅读一本好书,正如同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谈话,“他”的语言中无不闪烁智慧的火花,无不传答着高尚的修养,从一本书中学到的修养,提高的品格,远比在生活磨砺中体会的深刻,体会的彻底。正如林语堂所说的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在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如果他的谈吐中有了风味,他在写作中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着此间浅移默化的“味”,不正是在读书中体味的素养吗?

14、这样写,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读起来富于气势,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15、我们从小到大所读的教科书目的也大于此。它让获得丰富的知识,获得渊博的学识,也让人们得到学位和工作,这些无足轻重的“副产品”。这一层的读书只是为了生活和学识。不可否认,知识的获得也是十分重要,毕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吗?

16、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为生存,为了考学,拼命的读书,有人甚至说书籍是生计的敲门砖,有了事业即可不要书。对于这一观点,我不敢苟同,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在我看来,读书的目的并不在于为考试,而在读书,若只为考试而读,那变是读死书。我认为,读书的真正目的应是以下四点:

17、论点是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18、培根简介“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19、作者运用排比说理。例如,“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20、又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21、读书能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学到很多东西。

22、论证是事实论据,文从“读史使人------读诗使人-------数学使人----科学使人-----伦理学使人-----逻辑学使人-----”和“治理不集中,可令读数学”到结尾都是事实论据。

23、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聪颖,数学使人精细,自然科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和修辞学教人雄辩。——〔英国〕弗兰西斯·培根

24、首先说的是读书的三种功用,即:怡情、傅彩和长才。“怡情”使人即使独处幽居也可不失生活的情趣,“傅彩”使人善于言辨或烘托气氛,“长才”则使人圆观周览,于待人、接物、进业,更加精熟完满。

25、作者运用比喻说理。例如,“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26、《谈读书》

27、作者运用对比说理。正面说了以后,再从反面来说,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

28、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采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29、又如,文章的最后一个层次,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面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