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文案摘抄网-摘抄每一条值得收藏的文案

汉赋诗句【优选147句】

59

汉赋诗句

1、昆仑有玉难雕珮,瀚海无波可荡舟。

2、《从军行七首·其四》

3、(第四首)

4、总的来说,四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可以在不同时间、场合和目的下运用。

5、秦月照美女,唐风盛辉煌。

6、战火硝烟城池毁,风沙漫舞岁痕留。

7、祸兮福所简,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

8、(第九首)

9、丝绸一路分南北,白骨千条认将侯。

10、(第六首)

11、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12、强登北岭琼楼望,崛立西宫阔阙欢。

13、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14、寅年八月已初秋,万里春还和梦愁。

15、日月昃盈埋玉影,楼台嶂叠入荒丘。

16、[作者]司马相如(汉)

17、鼓角争鸣成旧事,边民屡见不言愁。

18、一声轻叹惊长空,几番凄楚藏窄袖。

19、玉鞍夜卧千秋土,金鼓晨开万岁颜。

20、千古一楼兰,历经几沧桑。

21、且末虽经唐汉远,轮台怎奈砾沙顽。

22、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23、改革开放三十年,外邦惊喜瞩目瞅。

24、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细故前兮,何足以疑!

25、古体诗主要指的是唐朝以前的古诗和乐府诗形式。

26、幽幽何处觅春秋,曲桥荷池伊人愁。

27、英雄叱吒今何在?一曲驼铃惊梦休。

28、繁华再现无流水,废垒残垣可奈何。

29、其中抒情诗是表达强烈感情、个人情感体验的一种诗歌形式,常常用来表达爱、离别、感恩等情感。

30、世事难料催春生,风华正茂遍神州。

汉赋诗句

31、现代汉语诗歌可以分为四种形式:绝句、律诗、七绝和九六。

32、而民间诗歌则是指流传于群众之中、以民间语言为基础的一种文艺形式,比如民歌、民谣、童谣等。

33、苔侵寺壁匈奴梦,曲绕房梁武帝歌。

34、(第十一首)

35、烟雨悄然云鹤远,白驹过隙又春秋。

36、古体诗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古体诗按诗句的字数可分为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

37、莫问飞鹰须倒仰,但闻野鹤又重游。

38、不忍再回首,无奈一声叹。

39、《塞下曲六首》

40、残岩断壁容颜改,悲壮苍凉尽空楼。

41、②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1976年在秦始皇陵区出土了一件钮钟,上书错金铭文:“乐府”,2000年在西安秦遗址出土“乐府承印”封泥一枚,进一步肯定了这一史实,而非始于汉武帝时期。)

42、(第八首)

43、心念楼兰再回首,情思荒漠还绿洲。

44、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从上到下,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45、战火轮番商旅断,时光荡涤祸灾磨。

46、古体诗、近体诗、词和曲。

47、黄粱梦似鸳鸯梦,铜雀楼同燕子楼。

48、(第五首)

49、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50、王昌龄〔唐代〕

51、(第十首)

52、(第二首)

53、①按内容性质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等。

54、(第十六首)

55、其中,绝句由四句组成,每句五个或七个字,一般押韵;律诗由八句或八句以上组成,有规定的韵律、平仄和字数;七绝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一般不押韵;九六由两句组成,一句九个字,一句六个字,一般不押韵。

56、敢请上苍发慈悲,我自月下苦哀求。

57、满目黄沙掩逝波,楼兰古戍没藤萝。

58、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59、近代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60、百转回肠书不尽,情系楼兰梦绿洲。

汉赋诗句

61、(第三首)

62、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标准给多种多样的诗歌大致分以下形式:

63、风沙乱舞终难绿,百孔千沧岂自由。

64、白云万丈芊芊竹,映翠屏峰瀑布湍。

65、我处盛世何蹉跎,真诚问候好师友。

66、关外寒风卷未休,江南绿蕊绽枝头。

67、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68、丽影芳踪今何处?风沙长舞魅声留。

69、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

70、(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7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72、形式三,是古体诗也叫古风。与格律诗比,古体诗不讲究平仄,对押韵要求宽松。

73、抒情诗是表达情感、感受的诗歌形式,如《离骚》;叙事诗是叙述事情的发生、进展和结局的诗歌形式,如《长恨歌》;哲思诗是传达作者思想和观点的诗歌形式,如《九思》;山水诗则是描写自然风物的诗歌形式,如《登高》。

74、是抒情诗、叙事诗、哲思诗和山水诗。

75、(第十三首)

76、(第一首)

77、云踪寂寞无边日,鸟迹凄凉深处沟。

78、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79、近体诗这一诗歌形式对对仗、押韵、句数、平仄等都有很高的要求,主要包括绝句和律诗两种。

80、(第十五首)

81、犁开阡陌梦中梦,望尽天涯楼外楼。

82、哲理诗则是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一种思辨、哲学的观念,提供一种思考的角度和思路。

83、形式四,是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

84、主要作品:《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长门赋》《美人赋》。现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六篇,另有《梨赋》、《鱼赋》、《梓山赋》三篇仅存篇名。明人张溥辑有《司马文园集》。

85、御斩楼兰封域广,谁知白骨没尘寰。

86、: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87、睹一丽人,于岩之畔。

88、: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89、秦汉旌旗卷风影,匈奴汗血踏烽楼。

90、捻断箜篌曲未休,眉头才下上心头。

汉赋诗句

9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92、茫茫戈壁草生愁,不见丝绸万户侯。

93、暴雪常添山路险,狂风未减鬓丝柔。

94、(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95、诗四种形式:古体诗、近体诗、新体诗和现代诗。

96、饱读经书高卧塔,遣怀武帝写楼兰。

97、如果按内容分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边塞诗、咏物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闺怨诗、怀古诗、悼亡诗、行旅诗等。

98、箜篌隔岸询居处,随遇家园遍九州。

99、干尸或说为公主,断垒曾经是酒楼。

100、形式二,是汉代的乐府诗,最大特色可以配乐演唱。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今天并非如此,因为现在没有宫庭东府。

101、③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可分为:古体诗、新体诗、近体诗、新诗等。

102、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103、一轮明月出天山,大漠荒城百草斑。

104、有夏字诗,回文诗,顶针诗和宝塔诗,它们的形式和我们熟悉的诗词有蛮大不同,读起来很有趣味,可以说这些诗词的创作难度很大的,是创作者的奇思妙想更是古人不拘泥于形式的大胆创新。

105、落日中华虽可揽,楼兰故地咏空楼。

106、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107、(第十二首)

108、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109、除了上述四种形式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诗歌形式,如律诗、绝句、对联等等。

110、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传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111、(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题材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112、词又被称为诗余、长短句等,尽管词看上去没有近体诗那么规整,但是其也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的要求的。

113、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特点,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诗歌形式进行创作。

114、曲又被称为词余,包括散曲和杂剧,由于曲起于金(满族)兴于元(蒙古族),因此又被称为“元曲”,在形式上,曲和词相近,但是更加自由一些。

115、楼兰逝远情未尽,古往今来多忧愁。

116、世事沧桑原似梦,风云依旧过荒丘。

117、形式一,是诗歌。有韵律的四五六七句,形式严整的近体诗,

118、(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119、叙事诗以故事性的叙述方式表达一个事件或者故事,让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和情绪共鸣。

120、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被誉为“汉赋第一大家”。

汉赋诗句

121、残垒萧萧沙过丘,荒烟大漠使人愁。

122、几时风华容颜逝,人去他乡弃空楼。

123、这四种形式的诗歌分别有其独特的创作和表现方式,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124、②按语言格式的不同,可分为:歌谣(民歌、民谣、儿歌、童谣)、楚辞、格律诗、自由诗等。

125、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126、笑著贫穷如出世,天然富贵动神州。

127、缱怀无处托书锦,浪迹萍踪一叶舟。

128、曾惑鹰飞须倒仰,又闻海怒忽横流。

129、繁花一去数春秋,此地空余千古愁。

130、何时成荒漠,飞沙起萧墙。

131、千年故迹隐沙丘,飞鸟无痕鬼见愁。

132、有古体诗、近体诗、词、曲。

133、转瞬兴亡成梦影,风云依旧管弦休。

134、烽台一梦氤氲尽,乱世千年艳骨休。

135、楼兰风卷月如钩,半截胡杨一段愁。

136、匈汉依违居夹缝,刀兵蹂躏陷鸿沟。

137、包括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和民间诗歌。

138、(第十四首)

139、凄凄断埂诉春秋,古道沧桑蕴千愁。

140、放眼行绿洲,遍地跑牛羊。

141、只要爱心情与此,楼兰还会变绿洲。

142、仰慕韶光书汉赋,行追彩月上天坛。

143、千年古戍卧荒丘,戈壁黄沙一望收。

144、。“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145、(第七首)

146、古墓依稀墙上草,烽台隐约缝中沟。

147、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赋的产生和发展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生了。最早写作赋体作品并以赋名篇的可能是荀子。据《汉书·艺文志》载,荀子有赋10篇(现存《礼》、《知》、《云》、《蚕》、《箴》5篇),是用通俗“隐语”铺写五种事物。旧传楚国宋玉也有赋体作品,如《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等,辞藻华美,且有讽谏用意,较之荀赋,似与汉赋更为接近,但或疑为后人伪托,尚无定论。从现存荀赋来看,这时赋体还属萌芽状态。赋体的进一步发展,当受到战国后期纵横家的散文和新兴文体楚辞的巨大影响。赋体的主要特点,是铺陈写物,“不歌而诵”,接近于散文,但在发展中它吸收了楚辞的某些特点──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因而丰富了自己的体制。正由于赋体的发展与楚辞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汉代往往把辞赋连称,西汉初年的所谓“骚体赋”,确实与楚辞相当接近,颇难加以明显的区分。   汉赋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汉初的赋家,继承楚辞的余绪,这时流行的主要是所谓“骚体赋”,其后则逐渐演变为有独立特征的所谓散体大赋,这是汉赋的主体,也是汉赋最兴盛的阶段;东汉中叶以后,散体大赋逐渐衰微,抒情、言志的小赋开始兴起。汉赋的这种发展变化过程,与汉代社会状况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一时期自汉高祖初年至武帝初年。当时所谓“大汉初定,日不暇给”,封建统治者在思想文化上禁锢不严,儒家思想尚未占据统治地位。当时诸王纳士,著书立说,文化思想还比较活跃。这一时期的辞赋,主要仍是继承《楚辞》的传统,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之作,在形式上初步有所转变。这时较有成就和代表性的作家是贾谊,此外还有淮南小山和枚乘等人。   贾谊的《吊屈原赋》是借悼念屈原抒发愤慨,虽吊逝者,实为自喻。此篇的形式与风格,是骚体的继承,但由于作品倾诉的是作者的真情实感,因而和后来那种纯然出于模拟《楚辞》而为文造情的作品明显不同。贾谊的《□鸟赋》是一篇寓志遣怀之作,假设与□鸟对话而敷衍出一篇文字。这篇赋一方面使用了主客问答体,同时也比较多地倾向于使用铺陈的手法,散文的气味浓厚预示了新的赋体正在孕育形成。   淮南小山的《招隐士》写作者以急切的心情召唤隐居山林的隐士早日归来。赋中描写山中景物,使用铺叙和夸张的手法,充满丰富的想象,是汉初骚体赋的优异之作。   贾谊和淮南小山的赋作都还距骚体不远,仅在某些方面开始有所转变,而标志着汉赋正式形成的第一个作家和作品,是枚乘和他的《七发》。   枚乘主要生活于汉文帝、景帝时期,死于武帝初年。他的《七发》写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问候,通过主客的问答,批判了统治阶级腐化享乐生活,说明贵族子弟的这种痼疾,根源于统治阶级的腐朽思想,一切药石针灸都无能为力,唯有用“要言妙道”从思想上治疗。赋中用了七大段文字,铺陈了音乐的美妙,饮食的甘美,车马的名贵,漫游的欢乐,田猎的盛况和江涛的壮观。《七发》虽未以赋名篇,却已形成了汉大赋的体制。它通篇是散文,偶然杂有楚辞式的诗句,且用设问的形式构成章句,结构宏阔,辞藻富丽,刘勰称:“枚乘□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文心雕龙·杂文)从汉初的所谓骚体赋到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汉大赋,《七发》是一篇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品。